潍坊高新区 “三次创业”激发创新活力

20.10.2015  15:13

      今年上半年,华盾科技、卡麦龙石油机械等多家企业产值增幅超100%,其中银轮热交换产值增长近5倍。1 至8月份,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7%,境外实际投资增长118.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60.31%……一连串 靓丽数据,印证的是潍坊高新区经济工作的优异成绩。在全区奋力“三次创业”的关键节点,这一成绩无疑为发展注入了更大活力。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 发展,是高新区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今年4月18日,潍坊蓝色智谷开园,清华科技园潍坊启迪创业孵化器正式入驻;5月30日,北大潍坊燕园科技园开园;7 月10日,中科创新园开园——代表我国顶尖水平的三大创新“航母”史无前例地齐聚一地,标定出高新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度。
  “园区目前已搭建12个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平台,转化科技成果20项,引进潍坊国际纳米谷等高端项目34个。”潍坊蓝色智谷服务中心主任吕传昌说。从一个构想快速崛起为一片创新高地,蓝色智谷的不断发展壮大是高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
   而更多的创新资源还蕴藏在民间。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契机,高新区掀起了众创热潮。10月12日,记者在高新区凤岐茶社看到,200多平方米的空 间摆放着简洁整齐的桌椅,十几位“创客”正在热烈交流。“看似是个茶社,实际是大学生‘创客’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凤岐茶社总经理傅蹇介绍,这是全省首 个基于O2O模式构建的创业服务机构,通过创新创业云平台和线下众创空间有机结合,为创业者提供创投基金、创业教育、产业对接、创业孵化等服务,也就是人 们热议的‘众创空间’。”傅蹇说。
  在高新区,特色各异的“众创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先后辐射千余名人才加入创新创业“军团”。
  今年以来,这个区已引进广发银行潍坊分行等4家金融机构,新增2家新三板企业,47个项目获批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66项,专利申请1455件,增长33.85%,授权专利1120件,增长26.41%,创新实力大幅提升。
   “三次创业”离不开国际舞台。眼下,高新区正全力打造国际化先行示范区。丹麦知名音响制造商丹拿,对于音响业和音乐“发烧友”而言如雷贯耳。前不久,这 一国际著名音响品牌被歌尔声学收购,使歌尔形成更完整的产品线。而歌尔的“胃口”显然不止于此,在越南增资3200万美元扩能,拉开进军国际的新序曲。通 过持续扩大美、欧、日韩等海外企业规模,对智能音响、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三大领域实施并购,企业正加快实现全球化运营。
  与此同步,潍柴借助法拉帝、凯傲、林德液压等世界顶级产业平台,加快推进全球营销和当地制造,一期投资8500万美元并购成立凯傲集团股份公司,并注资1350万美元设立山东重工印度有限公司,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
   7月1日,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全省县市区中首份高端英文报刊《中国日报·高新报道》在潍坊高新区创刊,打开了与世界互动的新窗口。与之呼应的是,高新区 公共场所及重点区域中英文标识已实现全覆盖,未来还将实现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更多国际仿真社区、国际学校……在这里,一座开放、包容的国际 化新城市正在加快崛起。
  依靠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高新区激发出更大发展潜力。6月8日,颁发了全省首张“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进一步简化企业登记注册流程,使新办公司登记更加便捷高效,比国家要求的改革时限提前了6个多月。
   “一天就拿到证了,原本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只要到一个地方就解决了,新制度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10月12日,在潍坊高新区行 政审批大厅,拿到“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潍坊镭泽世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马玉娇为“三证合一”衷心“点赞”。目前,全区已发放新版营业执 照168张。
  7月1日,高新区设立新钢、新昌两个经济发展区,作为“园中园”、“区中区”,通过改革管理模式,实施全方位放权赋能,激发发展 活力。同时,创新市场准入新模式,实现“一窗全能”登记,将原来1个工作日办结的审批手续,简化为3个小时,市场准入审批再提速70%。在全省率先设立 11家商务秘书公司,对园区内小微企业进行托管服务,并建立权力清单、服务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布行政权力事项3416项、政务服务事项760项。上半年, 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012家,增长83.9%,总数达到16016户,增长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