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四化”管理严保工程质量安全

12.09.2014  19:40

        近年来,烟台市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工作理念,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作为履行政府职能、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好转。2013年以来,全市在建工程6500余个、5400万多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责任事故;累计创建国家优质工程奖1项、省“泰山杯”10项、“省优质结构杯工程”31项、省级安全文明工地46个。具体工作中,主要实现了“四化”管理。
        日常管理差异化。在坚持动态监管、无缝覆盖的同时,区分项目、企业和区域的不同情况,整合有限资源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监控。项目层面,根据上年度市场管理情况,每年年初将全市在建项目按好、中、差分为A、B、C三个类别,A类项目每月检查一次,B类项目半月检查一次,C类项目安排专人、随时跟踪抽查。今年以来,对市中心区17个C类项目累计开展市场检查230余次,其中12个项目经过整改达到B类标准。企业层面,对于C类项目达到2个以上的企业,约谈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督促企业限期整改,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上半年,全市累计下发通报8期,约谈企业37家。区域层面,突出加强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村镇等薄弱区域监管,细化完善检查标准,将检查指标由13项增加到18项,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专项整治常态化。将专项整治贯穿日常巡检及四季检查全过程,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围绕杜绝群死群伤重大事故,以高大模板、临边防护和起重机械为重点,组织开展施工坍塌、高处坠落和机械伤害等3类专项整治,努力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检查在建工程1280余个、检测机械设备3700余台,提出整改意见7980余条。围绕解决住宅质量常见问题,以墙体渗漏、墙面长毛、顶板不平为重点,开展了住宅质量通病治理活动,编印了防治手册,确定了300项防治措施,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目前,全市新建住宅工程质量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常见问题投诉率下降26个百分点。围绕减少城区建设扬尘,以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工地围挡、洒水保洁、物料蓬盖、车辆清洗等控尘措施,努力打造标准化施工现场。目前,全市建筑工地累计硬化道路2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32万平方米,安装喷淋设备370台,90%以上工地达到标准化要求。
        监管手段信息化。质量管理方面,打破以往分散管理的框架模式,组建统一的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平台,实现了监管资源共享、数据网上传输以及远程监控。目前,建材检测业务成功实现网上委托,办理时限缩短50%以上,并开通了检测结果网上查询和不合格信息短信通知两项功能,方便服务对象;全面推广了见证取样管理系统,所有信息网上采集、指纹确认,有效防范了取假样、假见证和假报告等行为;在全省率先推行了混凝土企业ERP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运输、检验、交货等关键节点的实时监控,有效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在5万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试点推行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监督部门可以随时调看施工状况,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全天候”监管;建立了安全预警短信平台,将建筑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全部纳入平台管理,遇到大风、雷电、雨雪等恶劣天气,统一发送短信进行预警预报。今年以来,累计发送预警信息2000余条,为建筑企业和工地防范准备工作争取了主动。
        诚信管理精细化。搭建了全市统一的建筑市场诚信监管平台,制定出台15个规范文件,将建筑施工、建设监理等8类企业以及项目经理、质量安全员等12类从业人员全部纳入监管体系,建立起了“互通、互用、互认”的“两场联动”管理新机制。对于在质量安全方面存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律记录不良行为、载入诚信档案,在烟台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平台上公示,并与企业资质管理、招标投标、意外伤害保险浮动费率、评先树优等挂钩。今年以来,先后有5家建设单位、10家施工企业、20名从业人员因质量安全问题被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分别给予了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罚款、招投标扣分及清出烟台建筑市场等处罚。(记者    姜洋    葛振鹏    报道)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