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力构建党工共建工作新格局 “一体工作法”破难题促双赢

03.09.2014  18:35

烟台市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动互促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党建工建的双赢发展。今年6月,中组部到烟台调研外企党建工作,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王建国在座谈会上介绍了烟台探索党工一体工作法,强力推进党工组织建设的经验,得到中组部副部长陈向群的肯定。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支持工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评选全市优秀百强企业百分考核,连续制定了《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创建活动三年工作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市总加强与有关党政部门的配合联动,形成了推进工会组建工作的强大合力。针对部分非公企业老板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有抵触情绪,造成党组织资源有限,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和地位得不到认可的状况,市总工会和市委组织部注重利用法律赋予工会在非公企业的法律地位及资源,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基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党工一体”工作模式。

在组织指导上,实行目标、组建、考核党工一体。2006年,烟台市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宣传部、统战部、总工会、劳动局等8个部门建立了“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联席会议,作为全市开展“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协调机构。从2010年开始,市委每年与市总工会签订党建责任书,将党工共建纳入全市党建目标考核。市里还下发了《深入开展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市总工会配套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细则,对活动载体、日常工作、推进措施、建会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实现了外资企业党建工建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在资源整合上,实行阵地、经费、人员统筹共享。由于外资企业工会起步较早、资源较多,市总工会指导企业普遍实行职工文体场所与党员活动场所一体化,设施和经费共享,做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在此基础上,2012年烟台市“两办”又转发《烟台市总工会关于深入推进“两个普遍”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对党组织和工会领导班子实行“双向进入、交叉兼职”,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通过选举兼任工会主席,委员通过选举兼任工会委员;工会主席是党员的,可以担任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工会委员是党员的可以担任党组织成员,实现领导资源优化配置。许多外企党工干部普遍反映,党工一体抓党建资源多、机制顺、有优势,容易得到资方的认可。

在活动统筹上,实行主题、载体、措施协调同步。市里统一部署外资企业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创建示范工会活动,把党组织“一规范两保证”(达到场所、牌匾、设施、制度、经费等规范化,保证正常开展活动、保证有效发挥作用)与工会模范“职工之家”建设有机结合,党工组织不断增强活动实效性。一方面,紧扣外资企业生产经营争创一流,提供动力。深入开展了“建功十二五,聚力促转调”以及党员“先锋岗”、“示范岗”等主题活动和劳动竞赛,2010年以来,全市外企党员和职工开展技术创新7100多项,提合理化建议12.7万条,直接创造效益3.8亿元。另一方面,紧扣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协调利益,提供保障。坚持党委主导、工会运作的利益协调格局,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党员联系服务职工等活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保障外资企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90%以上的已建会外企完善了党务、厂务公开制度,一般劳动争议实现厂内解决。

在坚持“党工共建”总体思路的基础上,烟台市总工会转变建会思路,创新建会模式,工会组织建设近年来实现新突破,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他们以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会、职工入会全覆盖为目标,集中力量抓工会组建工作,“普遍建会”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3年底,全市建立基层工会19838个,涵盖单位60807个,发展会员203.07万人,职工入会率达96.34%。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建会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形成镇街、村居、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154个镇街全部建立工会组织,其中117个镇街建立总工会。(孙鹏)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