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围绕六个精准化做文章探索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

12.08.2016  19:07

烟台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持战略上打好持久战、战术上打好歼灭战,围绕“六个精准化”做文章,探索走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着力为烟台发展率先走在前列提供强大动能。

一、精准化出政策“引路”。 有针对性制定操作性、指导性强的政策,指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正确方向。一是坚持细分行业精准制定政策。制定了《抓产业促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出台了32个产业行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意见,先后召开了30多个行业转型升级专题推进会,逐个行业研究转型升级对策措施。二是坚持学习先进精准制定政策。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深圳、东莞学习考察,研究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1+N”系列文件,提出一系列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制定政策。紧紧抓住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谋划、精准发力、对症下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今年以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5次会议,研究通过改革方案或重要文件11个,以市委、市政府及“两办”名义出台改革文件34个。

二、精准化抓创新“开路”。 加快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牵手工程”,大力推进烟台与名校名院名所的紧密型科技合作;深入实施“星光工程”,突出孵化器建设,大力培育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众创空间;深入实施“攀登工程”,推动有潜力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加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速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今年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加36家,总数达到301家;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累计达到7家;正海生物、万华节能科技等5个项目被认定为全省工程实验室。二是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加快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依托产业优势吸引各类基金和基金管理机构,全力打造山东金融创新“第三极”。截至6月末,全市共设立各类基金和投资机构95家,基金总规模达到586.2亿元。恒丰银行入选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威龙股份、玲珑轮胎成功上市,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家,稳居全省首位。三是大力推进商业模式创新。以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线上与线下结合、制造与服务结合、实体与资本结合,实现产业互联和有序跨界融合,持续催生商业模式“进化”。上半年,全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335.7亿元,同比增长30.6%。四是大力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对现有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拓展高端人才引进“双百计划”的意见》等一批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上半年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6万人、海外留学人才197人、“千人计划”专家1人、外国专家350人(次)。9人成功入选2015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占全省入选人数的39.1%,居全省第1位。

三、精准化调结构“对路”。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确保适销对路。聚力产业登高抓转调。坚持用现代化技术、工艺、营销和管理,嫁接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1963.8亿元,增长8.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为22.1%。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96.8亿元,增长7.2%;完成税收201.5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7.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借力对外开放招大引强抓转调。召开全市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动员大会,对推进产业、市场、企业、园区、城市“五个国际化”作出安排部署,掀起了大开放大招商热潮。常态化开展“大走访”招商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出访1.1万人次,拜访各类企业机构3090家,同比增长80%;引进并签约内资项目167个,总投资991.2亿元,居全省前列。全市新批外资项目95个,合同外资17.1亿美元,增长18.3%。实际使用外资10.6亿美元,增长8.6%。

四、精准化搭平台“铺路”。 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一是积极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着力搭建对韩合作新平台。成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中韩(烟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产业园发展基金。今年以来,已组织40多批次人员赴韩开展经贸活动,形成总投资9.2亿美元的24个重点在谈韩资项目。《中韩(烟台)产业园总体方案》有望年内获国务院批复。二是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搭建自主创新新平台。烟台高新区作为6个核心载体之一成功入列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咨询中心知识产权培训暨烟台中俄基地代办处落户高新区。三是积极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着力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业新平台。烟台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共吸引36家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服务用人单位1.5万余家,服务人员28万余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5万个。今年5月,园区晋升国家级园区。

五、精准化去障碍“修路”。 直面问题,直击矛盾,打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后一公里”。一是痛下决心去除过剩产能和库存。对全市水泥、电解铝、轮胎等行业过剩产能脱困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转移合作。烟台宝桥锦宏水泥公司目前正在巴基斯坦筹建总投资6亿元的4000T/D水泥生产项目。山东玲珑轮胎公司在泰国投资了年产12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和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围绕“去库存”,探索共有产权制度改革和城建征收货币化安置,出台《鼓励农民及农民工进城购房意见》《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实施意见》等意见。全年棚改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0%,可消化60万平方米以上的库存。二是综合施策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逃废债等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未发生跨区域源发性案件。切实履行政府存量债务偿还责任,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加强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目前全市政府债务规模适中、风险可控。三是下大气力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加快构筑以铁路为主干、港口为龙头、公路为支撑、民航为羽翼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目前,龙烟铁路已到位资金49亿元,拆迁完成85%,正线铺轨完成6.5公里;西港区至淄博输油管道全线贯通。

六、精准化搞服务“护路”。 改进服务,优化环境,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一是更大胆地放权放活。加快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服务模式,市级政务外网扩容建设已完成。取消市级实施的行政权力事项49项,调整行政权力事项139项。积极推进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整体审批时限已压缩为32个工作日。二是更紧密地联系服务企业。出台《关于实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的意见》,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工业重点企业和服务业重点企业3个层面,实行每名市级领导干部联系3户企业制度,同时安排市直部门和企业所在县市区进行配套服务、协助联系工作;出台《关于完善市政府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的意见》,将每名市政府领导联系企业个数扩大至7户,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融资、用工、用地等难题,提振企业家信心。三是更坚决地减轻企业负担。制定《关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财务支出成本的意见》,从降低企业电力成本、物流成本、技术改造成本以及优化产能支出等方面提出了78条具体措施,可减轻企业负担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