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喜迎6000多名新生

05.09.2014  16:23

 

9月4日,烟台职业学院迎来了2014届6000多名新同学,其中普通高职4818人,对口高职1133人,五年一贯制392人。

上午九点,烟台职业学院门前已经车水马龙,新生和家长比肩接踵,一同踏进美丽的大学校园。虽然旅途劳顿,但新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入学的兴奋和喜悦。

烟台职业学院各系打出了迎新条幅,“初次相见,已分外亲切。大美船舶欢迎您”船舶工程系的条幅标语让人倍感温馨。一排排遮阳棚,免费矿泉水,热情的服务队,学校的各项人性化服务让新生和家长很舒心。

另类选择”,只因美好的“就业前景

建筑工程系的刘洪丽高考成绩是530分,却另类地选择了烟台职业学院这样一所高职院样。当不少人在表达着奇怪、惋惜的时候,她给出了她的答案。与文凭相比,她更看重的是专业如何,就业前景咋样。刘洪丽认为,在高职高专学到的本领并不一定逊色于从本科院校学到的知识。她觉得,本科学的理论多,但在技术和实践方面,高职则更具优势。加上高职3年学制,包括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实习期,缩短了上课时间,可以让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和找工作上。近年来就读普通高职院校或者技校的“蓝领学生”,就业前景和“钱景”时常胜过普通高校毕业的“白领”们,这大大吸引了一些高分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所以,拿起烟台职业学院的新生报到名单一数,超过二本分数线的学生竞有20多个。

16岁的小姑娘和33岁的大哥哥成了同学

在新生名单里,有两位考生老师们都很期待:1998年出生的王芳和1982年生人的石磊。16岁和33岁的学生成为同学,在任何学校都是不小的“奇葩事”。

王芳5岁上学,比同龄孩子早两年,在五年级时候跳级直接上的初中,所以,年龄偏小。相比王芳,石磊的经历多了几分“传奇”色彩。33岁,一个应该成家立业、奋斗在工作岗上的年龄,他却背起书包踏入了校园大门。这让我们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中专院校学过在两年烹饪与管理毕业的他,在做了两年厨师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职业,后来的工作中偶尔接触了报关,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是这个行业的“门外汉”,工作中屡屡碰壁,后来石磊毅然做出了这个重新上大学的决定,通过今年的单独招生考试,顺利的被烟台职业学院录取并选择了自己理想的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来学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但也卯足了劲,就想踏踏实实的学好专业知识。

家长见面会,给父母吃上“定心丸

上午10点,在烟台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的一个教室内,一场气氛热烈的新生家长见面会正在进行着。公共管理系负责人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宗旨、社会地位和系里的专业设置、育人方案、就业情况,并对家长提出的疑问,进行了认真解答。同时,希望家长能够“放心” 、“放手”, 帮助孩子跳出高考模式而带来的定式思维,尊重学生在精神和生活上的选择,让学生能尽快学会“管好自己” 、“教育好自己”。学生家长要与公共管理系保持密切联系, 积极发挥学校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加强互动,多提意见建议,多关注学院未来的发展建设,共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积极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的栋梁之材。家长们参观了公共管理系的教学基地,观看了学生的技能展示,纷纷表示,让孩子选择烟台职业学院是明智的。一场见面会,让家长们“满意而归”,也为公共管理系的新生管理工作开了一个好头。(烟台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