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背后的气象驱动

30.08.2016  12:36
        日前,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观水镇郝格庄村北,300亩果树迎风摇曳。看着果枝上稀稀疏疏的苹果,大华果品专业合作社社长郝中华却是满心欢喜。
  “这是2014年我们建设的苹果产业示范园,今年如期见果了,明年总产量预计可达到3000万斤左右,后年进入盛果期,总产量可达8000万斤左右,重要的是全是新一代有机果。”郝中华说。5到6年后,合作社的3000亩果树将全部更换成新树苗,所有果园将按照示范园的模式进行全新打造。
  以示范园建设带动苹果产业升级换代,正是观水镇突破传统果业发展瓶颈、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体现。通过引进先进的栽培模式和管理方式,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的有机苹果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推动传统果业向现代有机果业发展,确保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围绕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气象服务新需求,烟台市气象部门成立了林果业气象服务中心,组建了林果业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全力为烟台苹果华丽转身保驾护航。优化调整现有林果业气象观测站网,升级改造果品小气候自动观测站,加密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开展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农事活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研发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果品气象服务产品;开展果品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报技术研发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做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果品生产影响的灾前预警和灾中调查、灾后评估决策服务;联合市农业局和农业保险公司,以苹果气象风险指数为突破,开发林果业气象风险指数,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通过保险手段转移气象灾害风险;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不断优化面向果业新型经营主体、果业全生产链的“直通式”气象服务,提高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专业化。
  拥有“中国苹果第一镇”美誉的观水镇是烟台苹果的主产区之一,现有苹果栽培面积10万亩,年果品收入可达12亿元,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百分之85。但是经过近30年的种植,观水苹果同烟台其它苹果主产区一样迎来了“产业之痒”——树龄老化、果园郁闭严重、土壤环境条件恶化、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果品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的增收。(常静 王少文 郭磊)

  责任编辑:Z12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