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版”《牡丹亭》:怀念不如相见

03.12.2014  12:18

  提到昆曲,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牡丹亭》。这个12月,全国所有昆团齐集北京,两周内奉献八台《牡丹亭》,让“昆虫”们狠狠过把瘾。当然姹紫嫣红开遍,最引人瞩目的,还得数汇集了张继青、华文漪、蔡正仁、岳美缇等18位昆曲大师的“熊猫版”。文 小平 画棻

        18位昆曲大师,阵容豪奢
 
        教出了青春版《牡丹亭》,但张继青最后一次彩唱杜丽娘,已是15年前;华文漪和岳美缇这对黄金搭档的《惊梦》,国内已二十余年未见;《西游记》里的“白骨精”杨春霞本行是昆曲,和老同学蔡正仁搭档演《牡丹亭》,差不多也是30年前的事了;中国戏曲学院教授沈世华桃李满门,30年来在舞台上演《游园》也不过是第二次……
这版集中了国内最高水准昆曲大师的《牡丹亭》之所以被称为“熊猫版”,是因为此次参演的艺术家们,都是昆曲界的国宝级人物。年纪最大的张继青已经76岁,最年轻的石小梅也已65岁。即使不是年龄关系,这么多“角儿”集中在一台戏里,相当于一部电影里有林青霞巩俐钟楚红张曼玉陈道明张国荣梁朝伟金城武……用北昆武生泰斗侯少奎老爷子的话,那是“百年不遇”——想再重现,基本无甚可能。
        沈世华(《游园》)、华文漪(《惊梦》)、梁谷音(《寻梦》、《魂游》、《冥判》)、王奉梅(《写真》)、张继青(《离魂》)、张洵澎(《幽媾》)、杨春霞(《婚走》),七个杜丽娘, 个个响当当,堪称一代宗师。就连给她们配戏、开场打头炮的春香,都是北昆当家花旦、中生代旦角头牌魏春荣(《闺塾》、《游园》)。演丽娘小姐多年的魏春荣此次重返六旦,正好也叫观众见识见识什么是北昆正宗韩(世昌)派。
      “传字辈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年轻时的生活条件等原因,六十多岁,身体就已经不允许再上台演出了,因此他们那一代没能在艺术炉火纯青之时,再有联合演出的机会,非常遗憾。”说这话的是汪世瑜,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青春版”柳梦梅的老师,只有很少人记得,他当年在台上有多风流倜傥。另一位柳梦梅扮演者、著名“女小生”石小梅,此次将出演小生看家戏《叫画》;岳美缇忍住膝伤,将和她的最佳搭档华文漪奉献最经典的《惊梦》;剩下的柳梦梅戏份,则由昆大班班长、前上昆团长蔡正仁“承包”。退休后的蔡正仁近年来状态反倒更好,大概红烧肉吃得少了,人瘦了显精神,复演俞振飞亲传《太白醉写》、传承绝响《撞钟分宫》,竟是越演越年轻。
        除了杜柳这对生旦,其他角色来的也都是大腕儿。北昆“少侯爷”侯少奎此番从武跨净,75岁新学《冥判》,老爷子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准备;上昆名丑刘异龙将出演石道姑一角,《道觋》一折,是他的独创;同时他还将和省昆名丑张寄蝶一起合作《婚走》,张寄蝶的矮子功是一绝,再加一口苏白,饰演“癞头鼋”妥妥的。
 
   
大师版《牡丹亭》大师版《牡丹亭
      精锐尽出,其他七朵“牡丹”也不俗
 
      大师版《牡丹亭》一开票迅速售罄,不少观众只能望票兴叹。其实这次“名家传戏——2014全国昆曲《牡丹亭》传承汇报演出”不止这一版,全国所有七个昆团,都将献演一台自己版本的《牡丹亭》,流派不同,各自风格鲜明。
      上昆的“典藏版《牡丹亭》”,集中了上昆老中青三代,阵容十分强大。年轻的胡维露、张莉、罗晨雪,正值当打之年的吴双、黎安、袁国良、沈丽,“四熊猫”张洵澎、梁谷音、岳美缇、蔡正仁,完全体现了这次“名家”和“传承”两大主题。
      江苏省昆的“南昆版《牡丹亭》”,则是充分“显摆”了省昆的“闺门旦实力”:60后的龚隐雷、孔爱萍、徐云秀,80后的徐思佳、单雯,五个杜丽娘各有风情。苏昆“青春版”十年来名声大噪,无须再提;浙昆“御庭版”则是浙昆年轻一代实力的展示;湘昆和永昆北京观众看得不多,也可以趁此了解一下。
 
      大师版《牡丹亭》12月13日►14日,天桥剧场;
      南昆版《牡丹亭》►12月18日,清华新学堂;
      湘昆天香版《牡丹亭》►12月19日,梅兰芳大剧院;
      上昆典藏版《牡丹亭》12月20日,清华新学堂;
      永昆永嘉版《牡丹亭》►12月22日,长安大戏院;、
      北昆大都版《牡丹亭》12月22日►23日,梅兰芳大剧院;
      苏昆青春版《牡丹亭》►12月24日,民族文化宫剧场;
      浙昆御庭版《牡丹亭》►12月26日,民族文化宫剧场(转自time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