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换加分”有夹私货之嫌

25.09.2014  10:42

        摘    要: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明明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居然也能扯上关系,公益行为沦为加分工具,只会让爱心、公平很伤心,难怪有网友评论说“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子,现在要‘拼’血了”。

  公益行为沦为加分工具,只会让爱心、公平很伤心,更暴露了地方主导下的政策利己动机。

  浙江省浦江县出台政策,家长献血,子女中考可加分,标准为献血4000毫升加1分,6000毫升加2分,超过8000毫升加3分。政策出台目的是鼓励献血,但因涉及教育资源分配,也引发巨大争议(9月24日《钱江晚报》)。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明明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居然也能扯上关系,公益行为沦为加分工具,只会让爱心、公平很伤心,难怪有网友评论说“以前上学要拼爹、拼房子,现在要‘拼’血了”。

  上学不管是拼爹、拼房还是“拼血”,只一个“拼”字就足以给教育公平抹上灰色的想象空间。“献血换加分”看似有了“拼”的本钱,能荫庇子女,实则是在公平焦虑下的自我麻痹。根据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按照成年人一次献血量为400毫升,一年献2次计算,献4000毫升血至少要5年。也就是说,如果无论家长怎么努力,有的孩子中考也享受不到加分。

  别小瞧了这1分,用家长的话来说这可是“用钱都买不来的择校机会”。对当地优质高中来说,中考成绩1分就可能相差几十甚至上百个名次,如果因为差1分没有达到统招线,凭父母献血加的1分就可少交3万元的择校费,哪怕上不了统招线,也有更大的机会可以择校。这样的政策能说公平吗?

  献血法规定,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但是,这种“献血换加分”将无偿变为“有偿”,功利性的政策违背自愿献血原则,不仅有违法规本义,而且对鼓励社会无偿献血起到严重的误导作用。试想在政策的刺激下,有的家长把有限献血变为“无限”献血,对身体不宜过多献血的人来说无异于“血上加霜”!加分事小,生命为大,有多少爱心经得起这般伤害和亵渎呢?

  随意的、泛滥的中考加分乱象已成为刺向教育公平的匕首,更暴露了地方主导下的政策利己动机。前几年,浙江绍兴、福建三明均出台过父母买房子女中考加分的荒唐政策,在当时楼市低迷的背景下此举被指教育公平为开发商利益让步。而浦江“献血换加分”看上去是鼓励公益,不如说是为了部门政绩更合适,因为“在无偿献血方面,浦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当地卫生部门就打起了中考加分的主意,不惜牺牲公益事业的清誉。

  无独有偶。就在24日,消息称陕西宝鸡实施新修订的《无偿献血管理办法》,其中新增“本市市民在领驾照、结婚证、大学录取通知书前应无偿献血一次”内容,毫不例外也遭到网友质疑。虽然血站方面解释称只是“倡议”而非“硬性规定”,但是,当无偿献血越来越多地和买房、落户、领证乃至考试加分挂钩,从义务奉献到“有偿”回报,爱心是变得更可“贵”,还是更廉价了呢?一则“卖血获利”的谣言让红会躺枪,同为公益组织的血站怎么就不长一点记性呢?

  在各地不时出现“血荒”的背景下,医务工作者拯救生命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纵使有再好的出发点,有再正当的需求,有关方面制订关系公众利益的公共政策,也不能绕过公众,否则,必然被怀疑夹带部门利益的私货。

作者:罗晓飞   网络编辑:高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