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王大花”:有创新的反类型谍战剧

09.04.2015  11:08

由闫妮、张博主演的电视剧《王大花的革命生涯》正在央视一套和搜狐视频同步热播。该剧也是国内首部以女性视角为主线的谍战剧。4月8日,《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在京举行研讨会,众专家各抒己见。对于该剧,不少与会专家认为该剧有所创新,并且也是一部反类型的谍战剧,尤其喜剧元素的运用,打破了同类题材的相对叙事沉重。
  在研讨会上,《王大花的革命生涯》制片人吴毅认为,谍战剧以往都是以男性视角为主要模式,“这部剧反其道而行之,是以女性的视角,而且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展现我们特工,所以我觉得这是这部戏非常大的亮点,如果从类型角度来讲,它是反类型的,可以说喜剧的色彩在谍战戏当中如何表现,我觉得这本身是有一定的矛盾体的”而编剧郝岩透露,当初拿剧本找过一些制作公司,一听剧名都认为太土太冒险,“大家怕市场不认可,革命生涯又太正,把这两个元素放在一起,可能未来的市场不太接受。”而当吴毅当机立断拿下这个项目后,郝岩认为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
  对于该剧的整体水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则认为,选王大花这样一个城市和农村交界的一个小集镇上最普通的家庭妇女来作为主视角,这是一个很可喜的地方。而他也认为王大花的形象在剧中塑造的很成功,“它成功地用喜剧因素,对幽默手法进行追求,形成了一种很有魅力的艺术表达,打破了同类题材常见的叙事沉重。”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认为,“王大花”这部剧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和运用,把剧中小人物形象的生活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比较所谓无所不能的谍战题材的作品来讲,它把固有的思维模式扔到一边,把目光转向战争环境的弱势群体,在意义上早已打破了普通作品的叙事,所以它是很希望用天然小人物的亲切之感来改变观众对于抗日雷剧、神剧的抗拒和反感,对已经陷入困境的谍战剧有一个改变。”
  同样对于剧中闫妮的表现,著名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认为,一开始其表演的时候,最害怕闫妮用《武林外传》的表演方式,“不然这部剧就不成功了,好在只有几集有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很快就拉过来了,完全是按照一个正剧来表现,看不到《武林外传》的痕迹。”而他认为这部剧也是闫妮在个人创作中的重大的突破。当然在研讨会上,不少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小瑕疵,例如剧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便被不少专家认为有些欠妥。而对于喜剧的元素,有专家则认为,虽然有创新,但一夸张就感觉沉甸甸的,“所以说怎么把握分寸,这确实是我们电视剧当下突破瓶颈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还是很不容易。”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