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环保部约谈见成效!济宁二季度“气质”全省第五

26.07.2016  16:09

  7月18日晚,济宁市区,空气质量指数94(良)。在日前出炉的山东省二季度空气质量排行中,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85,位居全省第五位。而仅仅在两个月前,济宁市主要负责人还因为一季度空气质量明显恶化,被环保部约谈。彼时,济宁市的“气质”排在山东省17城市的最后一位。

  正是此次约谈之后,济宁市下定决心治理大气污染,成立了由市长傅明先任指挥长,5位市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永生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大气污染防治指挥部。 

  主帅上阵,三军用命。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济宁市空气质量迎来“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在建的住宅小区工地上几乎找不见一丝尘土、以往脏兮兮的煤场里变得干净起来……大众网记者今天走访济宁市高新区王回庄旧村改造项目、济宁二号煤矿和华能济宁电厂等企业看到,这些曾经人们眼里的环保“困难户”们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绿色植被取代防尘网,自动喷淋系统已成企业治理扬尘标配 

  下午3点,济宁市高新区王回庄旧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的路面湿漉漉的,就像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负责施工的山东弘大集团工程部生产经理朱玉峰告诉记者,为了抑制扬尘,施工现场所有的自动喷淋系统、喷雾炮车、新型移动式洒水车刚刚一起协作完成了一次洒水降尘作业。“像这样的洒水作业,工地上每天要进行8次洒水降尘,确保无垃圾、无扬尘。”  朱玉峰说。 

  而此时在十几公里外的济宁二号煤矿,能喷出几十米高水雾、覆盖整个煤场的自动喷淋系统也刚刚完成了一次洒水降尘作业。根据济宁市“堆场清洁行动”要求,全市所有工地、煤场、料仓、码头、全部要安装防尘网和自动喷淋系统。记者看到,不管是煤场还是建筑工地,所有的裸露物料都披上了绿色的防尘网。 

  在王回庄旧村改造项目施工现场,这里20000平米的原本裸露的土地种上了三叶草和金菊等绿色植被,而按照规定裸露的土地本应该披上绿色的防尘网。“这些植被巩固扬尘的效果要比绿色的防尘网好得多,而且有了这些绿植整个工地也更为美观。”朱玉峰告诉记者,一斤种子50块钱,20000平米的绿植大约需要十几斤种子,而这些的成本与5毛钱/平米的防尘网几乎不相上下,但是后期却节约了大量人工维护费用。“防尘网不耐腐蚀需要定期更换,而20000平米的防尘网所需的维护人员数量是绿植维护人员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此外,为了减少扬尘,弘大集团在楼体内部施工时,还提升施工标准,墙体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标准。“清水混凝土墙体可以使住户在交房后无需再向以往那样用水泥、沙石等进行找平,大量减少了水泥、沙石的用量,有效抑制了扬尘污染。”弘大集团项目经理宫中厂表示。 

  为治理大气污染,以往的污染重灾户们这次下了“血本” 

  下午3点30分,一辆满载燃煤的大货车在标准洗车台上,经过喷淋冲洗后,驶出了济宁二号煤矿的大门。济宁二号煤矿矿长李伟清告诉记者,为了不让附着在车辆框架上的灰尘出厂,该矿特意投入资金31万元,在煤场出口重新制作了标准洗车台。“所有出矿车辆在出矿前必须进行喷淋冲洗,我们不允许任何一辆车将灰尘带出厂区。” 

  不过,这些投入仅仅是二号煤矿扬尘治理项目建设和矿区综合整治巨额投入的冰山一角。投资740余万元建防尘网挖排水沟、投资70余万元安装旋转喷淋设施、投资120余万元购置道路清扫和清洗车……李伟清说,为了全面提升二号煤矿的环境治理硬件水平,自2015年以来,该矿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 

  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2000万对于正处在寒冬的煤矿企业来说算是一笔不少的投入。但是李伟清却认为这笔钱花的值。“以前来煤场这边根本不敢穿皮鞋,穿着白衬衣进来转一圈,转眼就会蒙上一层灰。”李伟清笑着说,以前两辆车前后行走在煤场外的道路上时,两车只要距离稍微一拉大,后车就看不见前车了。 

  “可是现在你在看看这里的环境,哪里还有一点飘起的尘土。”一边说,李伟清一边掏出手机给记者看,手机软件上清楚显示着,济宁二号煤矿附近实施空气质量指数“”。 

  和济宁二号煤矿一样,华能济宁电厂将大量资金用在环境治理上。为达到超低排放标准,该厂投资约1.5亿元对两台35万千瓦祭祖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华能济宁电厂厂长助理张继业告诉记者,截止到目前,两台机组的改造工程已经结束,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验收监测结果显示,完全符合超低排放要求。 

  为了防止电厂用于发电的煤矿对电厂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华能还投资8600万元建成了山东省内最大规模的封闭式圆形煤场。张继业告诉记者,圆形煤场能够储存14万吨煤,所有煤的运输都是通过密闭的运输带完成的。 

  全市联动!大气污染防治不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事 

  一季度还在全省“垫底”的济宁,能够在二季度成功翻身,除了企业加大治理大气污染的投入以外,主要得益于政府的统筹安排。济宁市环保局副局长刘云廷告诉记者,这两个月来,光是市主要领导牵头的有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大型会议就开了3次,而部门之间的协调会则是不计其数。 

  这些会开下来,刘云廷最大的感觉就是,防治大气污染不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事。“市委常委会3次专题听取大气污染防治汇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深化治理工作措施。”刘云廷说,以往每到6月份,就是农民秸秆焚烧的旺季,按照以往经验,每年6月济宁市空气质量会有一个明显下降过程,可是今年济宁市6月份空气质量非但没下降,反而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位。 

  “今年按照市领导要求,哪个乡镇出现第一把火,哪个乡镇的一把手就要进行免职处理。”刘云廷说,有的乡镇为了防止农民焚烧秸秆,都将“禁烧”帐篷搭到了地头上。“所以,今年秸秆焚烧的预防工作是近几年来做得最好的。”刘云廷笑着说。 

  此外,为了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济宁市大气指挥部还下发了部门责任分工文件,明确了16个市直部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 

  记者从一份以“济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名义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意见的通知》上看到,一些拆迁工地、建筑工地、污染企业的防尘、升级改造等工作不再由环保局负责,而是由对口的住建局和经信委来负责监督。而秸秆的焚烧、码头港口的扬尘治理则分给了对口的农业局和港航局。 

  在这份通知里,每个市直部门的工作职责都细化到了每一条款。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济宁市在探索环境污染政治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气质”好了,环保部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也变了。“在前段时间的政府部门行风测评中,我们一下从倒数几名位居前列。”济宁市任城区环保局局长潘震告诉记者,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了老百姓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认可。 

  网址链接: 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607/t20160719_14647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