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明确“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 “气质”比2013年改善50%

02.03.2016  09:24

  记者3月1日从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获悉,我省已确定“十三五”全省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全省环境质量将有明显改善,到2020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年均浓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改善50%左右。这意味着2020年,山东PM2.5浓度要从2013年的9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9微克/立方米,接近2015年青岛PM2.5年均浓度值。

  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年均浓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改善50%左右。生态红线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破坏得到遏制,退化湿地修复取得积极进展;环境安全基本保障。到2020年,河流、湖泊、滩涂等底泥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管理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核与辐射环境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大幅提升。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有效建立,环境监管职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我省将重点落实好“气十条”,突出“煤、尘、车、味、绿”五大重点,深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落实好“水十条”,全面深化“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系统推进全过程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落实好“土十条”,建立土壤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在确保环境安全方面,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有效遏制生态破坏现象;积极推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固体废物规范管理和循环利用体系;围绕预防、预警和应急三大环节,建立务实高效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

  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完善一批”的思路,按期完成环保违规项目清理整顿,有序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严格执行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倒逼传统行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

  推进散煤综合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散煤综合治理将成为下一步我省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省环保厅厅长张波表示,当前全省的煤炭使用量为4亿吨,其中有3亿吨是机组大型锅炉燃烧,剩下的将近1亿吨,超过60%在于各行各业小微锅炉散烧,小锅炉治污设施不健全,污染严重。还有30%多是散煤,这部分没有任何环保设施,而且是低空排放。“按照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散煤排放的污染物浓度是电厂机组排放污染物浓度的几十倍,虽然这部分散煤只有三千多万吨,但是冬季排放污染物总量很有可能是超过了占90%多的3.6亿吨燃煤排放浓度。”因此,下一步环保部门将把小锅炉和居民煤炭散烧整治作为主力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