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在临沂召开督察反馈会议

03.07.2015  18:08
7月2日下午,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在临沂市召开了约谈整改情况后督察反馈会议。

会议现场

   鲁网临沂7月3日讯 (记者 安娜)7月2日下午,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在临沂市召开了约谈整改情况后督察反馈会议。会议由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主持,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缪旭波副主任、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谢锋副厅长、临沂市人民政府侯晓滨副市长出席了会议,临沂市环保、发改、经信、公安等部门及各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侯晓滨副市长汇报了临沂市约谈要求的整改情况,缪旭波副主任对约谈整改后督察情况进行了反馈,谢锋副厅长对临沂市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张术平市长代表临沂市委、市政府作了表态发言。

  6月29日至7月2日,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临沂市约谈整改情况进行了后督察,重点督查了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的13家企业,并对临沂市政府要求停产治理、限期治理的8家企业和新建的西部供热中心项目进行了抽查。后督察期间特邀省、市两级人大代表进行全程监督。督察组对临沂市自2月25日被约谈以来大气污染整改情况给予高度评价。缪旭波副主任指出,四个多月来,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约谈整改工作,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大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打击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总的来看,达到了约谈整改的要求。一是党委政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约谈后临沂市立即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大会;研究出台《全市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攻坚行动方案》和《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二是举一反三,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对13家环境违法企业严格处罚并实施停产整治,对7家企业9名责任人采取行政拘留。同时,对全市57家重点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412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三是下定决心,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产业布局优化方案,对钢铁、化工、建材、热电4个重点行业18家企业制定了“退城进园” 规划。同时推动西部城区板材企业向园区集中,集中供热项目开工建设。四是注重点面结合,严管其他污染源。对扬尘不达标的116处工地进行停工整治,对402条城区道路进行全面洒水降尘,对城区2552辆渣土车全部进行密闭改装,清理整顿300多家违规加油站,淘汰3.8万辆黄标车,并大力实施秸秆禁烧工作。五是加强监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企业5425家次,立案查处519家次,停产整治184家,查封扣押11家,罚款3462.5万元。排查清理了1460家土小企业。环保、公安联合查处环境犯罪案件、治安案件56起,刑事拘留、行政拘留71人。六是加强社会监督,畅通投诉渠道。开辟“向大气污染宣战”专栏,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反面曝光。实行有奖举报,鼓励群众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支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的浓厚氛围。

  缪旭波副主任对临沂市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年3-6月份,临沂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7.8%、23.5%、41.4%、25.4%,下降幅度居全省首列,优良天数明显增加。临沂市以约谈整改为契机,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全面提升,为解决长期遗留的环保难点问题打开了突破口,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同时也树立了全市环保队伍铁腕治污的良好社会形象。

  缪旭波副主任结合本次后督察和日常督查掌握的情况,要求临沂市下一步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严格执法、保持高压态势,并加快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布局。

  谢锋副厅长指出,临沂市委、市政府把约谈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变压力为动力,对约谈整改工作认识高,决心大,思路清晰,措施到位,在全省树立了以环境污染整治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榜样。临沂市的工作充分证明,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环境保护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有力抓手,只要各级重视、群策群力,环境保护在短期内是可能取得明显成效的,环境保护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临沂市各级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此次后督察和《山东省清理整顿环保违规建设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要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快违规建设项目整治进度,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临沂市科学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2015年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华东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暗查中发现的临沂市13家企业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约谈了临沂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山东省环境保护厅结合这次后督察情况,适时启动解除临沂市大气污染问题挂牌督办的有关工作。

      欢迎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539-8292110,或登录鲁网官方微博(@临沂鲁网 )提供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