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几个要点

06.03.2017  19: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上午向全国人大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与中央全会确定国家发展基调与战略不同,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多侧重于2017年全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改革深化等工作,制订主要发展目标,部署重点工作。国务院的这一年度工作蓝本,直接关系到宏观政策走向和政府资源投放,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参考的重要内容。

2017年的政府报告有什么重点内容?能够捕捉到什么政策方向?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结合报告文本内容来看,有如下重点值得关注:

第一,关于经济增长目标和政策主基调。整体上,2017年各方面的发展以“稳健”为主基调。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可以看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比去年6.7%的增速有所下调,而且由去年6.5%-7%的区间目标变为6.5%左右的底线目标。不过,6.5%的低调目标实际上保留了增长空间,正如报告中所称,要“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

第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提法没有变化,仍是“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报告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今年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同时,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赤字率没有如安邦智库和市场呼吁的提高上限。不过,3%并不意味着财政支出的刚性上限。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约为2.83万亿元人民币,大大高于2.18万亿元的赤字目标,实际赤字率为3.8%。有社科院学者甚至估计,去年中国的实际赤字率远超10%。因此,3%的赤字率是有弹性的,将视实际需要而有所突破,与去年持平甚至更高都有可能。

第三,关于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今年的投资上将有所体现,政府投资将会打头阵,起到引领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几个重大领域方面,今年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15项重大水利工程,继续加强轨道交通、民用航空、电信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5076亿元。投资对于今年稳增长至关重要,虽然政府很积极,如果今年民间投资起不来,就难言投资回暖。去年全年民间投资名义增速3.2%,能否在今年延续回升,将取决于整体经济环境、市场化改革进展、融资环境改善以及企业家的预期。对政府来说,改善投资环境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第四,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需求。毫无疑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改革的主线。要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不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中长期改革,在短期内也不能忽视适度扩大总需求,二者要把握好平衡和度,并提高政策有效性。李总理报告称,我国内需潜力巨大,扩内需既有必要也有可能,关键是找准发力点。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

第五,关于房地产税的进程。研究中国的政策,除了关注政府文件中有的内容,还要关注文件中所没有的内容。原因在于,在中国这样一个政策大国,任何重大政策的制订和出台,都是国内政治、经济利益博弈的结果。出台房地产税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之一,本届人大常委会也把制定房地产税法列入了五年立法规划。然而,今年政府报告中仍然没有提及房地产税问题。这意味着,房地产税的制订和出台没有具体时间表,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中也不会有公开的日程表。此前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也表示,今年没有把房地产税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的安排。曾有预期称,房地产税可能在2020年前出台,现在看来,实际进展有可能推迟更多。

两会”为2017年的中国又拉开一重帷幕,此后中国经济将进入全方位的加速跑阶段。把握住今年稳健发展的主基调,明晰政策方向,抓住几大发展重点,对于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说都非常重要。虽然2017年的不确定性很多,但仍然能够找到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