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改菜,菜改瓜,瓜改葡萄于北村四次调整实现大跨越

09.01.2019  11:51

 
 
  叶落枝疏,瑞雪迎冬。东阿县陈集镇于北村的葡萄大棚里暖意浓浓,一派生机。村党支部书记于茂新和其他村民一样,正忙着给葡萄剪枝。

 

  于茂新家6亩地,建了3个葡萄大棚。正是靠着这3个葡萄大棚,于茂新每年能挣十几万元。然而这种收入水平对不少村民来说却是“小菜一碟”。

  于茂新说,1980年代初,于北村实行包产到户,每个村民分到了3分“自留地”,“养家糊口”不再是难事,却始终难以富起来。

  转机出现在1985年。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土地分包到农民手中,于北村村民每人手头有了1.8亩地。彼时的于茂新已是村委会主任,他心里有了谱:“光靠棒子和麦子,发不了家;利用不好地,地再多百姓也富不起来。”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在大家都在观望之时,于茂新当起了“头羊”,率先种了2亩韭菜。

  终于,韭菜挣钱了。“一亩韭菜能有两三千块钱的收益。在那个年代这是什么概念!”于茂新说,当年所有农村人都觉得几千块钱就能过大半辈子。在于茂新的示范带动下,于北村村民的积极性一下子蹿了上来。第二年,村民于乐顺和于殿生就各自种了四五亩韭菜,成了陈集乡乃至东阿县最早的“万元户”。

  1992年,从寿光参观学习了蔬菜产业发展后,已是党支部书记的于茂新动了发展大棚蔬菜的心思:“在寿光,菜农说一斤黄瓜能卖到几块钱,我十分震惊,黄瓜这么值钱?”经过一番考察,他发现“这事靠谱”。于是,于茂新动员全村义务出工,流转25亩地,盖起了12个黄瓜棚。当年,村里的黄瓜大棚每亩效益能到四五千元,于北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发展黄瓜大棚三四年后,时刻关注市场动态的于茂新敏锐地觉察到黄瓜市场趋于饱和,价格波动较大。这一次,于茂新把目光放在了西瓜上。“当时,潍坊的西瓜大棚每亩效益达到8000至10000元。”于茂新喜欢凡事走在前面,“等黄瓜不行了再转型就晚了”。于是,他就领着村民在村里建了20个西瓜大棚。黄瓜大棚还挣着大钱,却要发展西瓜大棚,很多村民不理解。“不少村民觉得这个村支书‘太能折腾’,这次不一定靠谱。”村民于乐顺说,当年,20个大棚有6个棚没人“认领”,只能于茂新自己包下来。第二年,西瓜大棚见效益了,跟着老于干的村民挣得盆满钵满,其他村民眼红了。于茂新将自己手里一年能挣近万元的西瓜大棚转出去5个。

  2010年,“爱折腾”的于茂新又将目光投向了葡萄大棚。“葡萄的价格高,产量也高,每亩地收益可达2万元以上,而且好品种供不应求。”于茂新这次折腾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全村发展了近百个葡萄大棚,面积达3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

  于北村在于茂新这个能“折腾”的村干部的带领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基础薄弱、经济落后、村容不整、生活困难的“老大难”村了。如今的于北村,班子有力、产业兴旺、村容整洁、群众富足,俨然成了乡村振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