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王子”马铁民:把中国蔬菜卖到全世界

27.04.2015  18:26

  “我有一个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如今,都市“新农人”正把海子的田园梦想变成现实,被外界称为“生菜王子”的马铁民正是其中一员。

  他建立的蔬菜基地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供基地;他的“从种子到餐桌的绿色”理念,赢得美国百胜餐饮、美国通用磨坊、英国乐购和韩国乐天、三星、新世界等数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信任,并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他让中国蔬菜贴上了国际标签。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带动农民种植意识的提高,这是他选择农业并一直坚持下去的理由。

   外企工作经历启蒙农业青年

  一身朴素休闲装,再配上随和的笑容,初见马铁民,记者就被迎面而来的亲切感包围。“或许,这就是我们干农业的这群人的特质吧!”在青岛莱西的蔬菜生产基地里,马铁民笑言,最开始只是为了大学毕业好找工作而选择农业专业,“当时对农业谈不上喜欢,没想到一路走来,竟然爱上这行,并且再也不想离开。”

  原来,早在1998年,大学毕业的马铁民应聘到一家从事蔬菜加工的新加坡外资企业工作,这家上市公司的产品全部出口,他们提供种子,由农户种植后回收农产品。在外企3年的时间里,通过自己的努力,马铁民从普通的技术员工做到行政部经理的职位,“这期间积累了很多人脉,也学习了很多先进的农业种植理念,这为我以后创业打下了基础,对我的影响特别大。”马铁民告诉记者。

  这家公司把新品种发放给村民,要求他们用新方法种植。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农村的种植理念与外国的先进技术与思想相差甚远,农民对于规范生产的意识非常单薄,大多数村民不愿受公司的约束,也不理解外资的理念。一旦遭遇天灾等原因,产量受损,村民就会找公司索赔。“老百姓要求有钱赚,又不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合理作业,这样产量、质量等都无法达到要求,我夹在中间两头不落好。”马铁民说,2002年,这家外资企业无法适应中国市场,无奈撤离。

  失去工作的马铁民一方面着手寻找新工作,另一方面却在反复思考这家外企的经验和教训。这家外企的先进理念对他冲击很大,在他看来,他们先进的理念无疑代表了未来中国种植业的方向。“当时我就在想,假如不把种子放给农户,而是成立公司自己来做这件事,结果会不会不同?”马铁民说。

   “危险的冲动”成就现在的事业

  “生产高端农产品的路子没有错,错的是经营方法,我要干就全部租地自营,不让农户分散种植,保证蔬菜的品质。只要遵循市场规律,应该没多大问题。”简单分析后,没想太多,马铁民毅然婉拒了其他求职机会,筹集40万元资金在莱西夏格庄镇租了300多亩地,并注册了凯丰有机蔬菜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凯丰),开始了“危险”但又充满激情的创业之旅。“现在回想创业的时候,其实挺危险,自己也没有考虑太多,只是直觉可以就去做了。”马铁民说,当初决定创业或许是一股“危险的冲动”,但如今显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这一年是2002年,那时的他只有26岁。正是这一年,马铁民卖掉自己的房产,把时间几乎全放在刚刚成立的公司里,为自己创业的“第一桶金”努力着。2002年2月份育苗前,他和客户达成了口头供货协议,按照协议和出口标准,马铁民用筹集的40万资金引进了美国结球生菜、西兰花、白萝卜等7个蔬菜品种。当年5月,马铁民的蔬菜进入采收期,如果顺利售出将给他带来70多万元的收入,他兴冲冲地给之前联系过的客户打电话,然而客户的答复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客户说他们现在货源充足,没办法再要我们的产品。”马铁民回忆说,由于之前没有签书面合同,也没办法索赔。

  眼看着上千吨的蔬菜马上就要采收,却没有销路,马铁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马铁民和同事把蔬菜拉到蔬菜批发市场,展示种植方法和农事记录等,但因为价格略高得不到市场认可。情急之下,马铁民突然想到以前在新加坡公司有个同事,当时在上海一家公司负责给美国百胜餐饮采购生菜。双方联系好后,美国百胜餐饮派采购人员到莱西考察,他们看了马铁民规模种植的生菜后很惊讶,“因为在当时,这样大规模种植蔬菜在国内十分少见,所以他们立即和我们公司签订合同。”马铁民说,最终他们决定以每吨4200元的价格,全部收购马铁民的80多亩,合计100多吨生菜。这让马铁民喜出望外,这一年他靠生菜赚到了十多万元。马铁民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那家外资企业没有实现的梦想。”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