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编剧研讨会举行

25.04.2015  18:09

4月20日,由编剧行业新媒体编剧帮主办的首届中国电影编剧研讨会举行。张铁东、编剧束焕、张冀、陈舒、冉甲男等就当下编剧的生存现状、电影翻拍与ip热、中青年编剧如何看待当下市场等问题展开讨论。与此前诸多编剧论坛不同的是,在这届论坛上,中青年编剧几乎统一地认为,目前编剧的地位正在提升,待遇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受尊重。

谈行业现状:“有项目找编剧,基本上90%都在戏上,10%在度假”

编剧的生存现状常常被媒体提及。作为行业自媒体公号的编剧帮,就因为为编剧维权而在影视业界声名鹊起。在当天的论坛上,提及编剧自身的境遇,中青年编剧普遍认为,在影视行业热闹发展的当下,编剧的行业情况在好转,前景越来越好。

束焕:与好莱坞相比,国内对剧本的轻视是个整体现象。我个人在做很多公司在聊合作的时候,所有人会说我们首先有一个好故事,但是真正往下谈的时候,其实潜意识里不是那么想的。

张冀:从我个人接触到的情况来看,导演和资方还是很重视故事的,我自己可能不会参加编剧罢工——我不认为编剧最重要的状态就是维权,最好的状态是创作。就行业现状而言,故事类的电影编剧的位置很重要,我对编剧的生存状况是偏乐观的,而且还在改善中。实际上,编剧肯定没有演员和导演重要,在行业中的重要性相比是低的。作为个体,一方面是要反躬自省,我们自己的故事还没达到一个工业标准的程度就被拿出来了;其次,编剧的尊严需要自己争取——碰到不尊重的资方或导演,我坚决不合作。

董润年:我的经验是编剧与导演合作,成功几率更高;不要太坚持强调自己的某种东西。

陈舒:近几年来,编剧的待遇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尊重。因为项目找编剧,基本上90%都在戏上,10%在度假;自己身边听到编剧同行抱怨拖款、坑蒙拐骗的概率越来越少,职业前景越来越好。

周铁东:编剧的地位更像是一种博弈,目前大家一致认为是行业现状在好转,编剧的地位在提升。

谈翻拍与ip热:“翻拍是一个行业事实与商业行为”、“买网络小说版权就是买话题”

2014年最流行的影视词汇当属“ip”(知识产权);而根据网络小说、其他国家影视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面对汹涌而来的改编与ip热,在场编剧反应不一而足。但不论是资方还是编剧,都认为网络小说的价值和意义更在于其观众基础,影视改编基本上等同于原创。

陈舒:影视改编原作将是未来一两年非常明显的趋势,但对编剧来说改编小说像当后妈。网络小说之所以会被影视公司热捧,一方面是因为小说有读者基础;另一方面是编剧大多做委托创作内容,想象力和原创能力不及作者。

周铁东:翻拍行为不用上升到民族、艺术和爱国的层面上,它就是一个行业事实和商业行为。

冉甲男:很多网络小说阅读很有快感,但第一没有坚实人物关系,第二没有推动人物的核心情节,第三没有出人意料的环节。因为有一票粉丝就买了版权,其实就是买一个话题。所以改编这种网络小说,等于原创。

谈市场:“在类型框架下做自我表达”、“正常化的市场环境下,烂片很多是正常的”

近年来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综艺电影、粉丝电影狂卷票房,曾经引发评论界、新旧电影人的激烈交锋。在活动现场,有观众现场提问,认为当下编剧太宅、不了解市场、不够“接地气”。这种说法遭遇了现场编剧的一致反驳,对于市场编剧各有不同的看法,但“尊重类型化”是大家共同的认知。


陈舒:前两年一个好莱坞年轻编剧的一句话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一个中国年轻编剧问,因为市场化或审查,导致编剧很难达到自我表达与市场迎合的两全。好莱坞编剧就回答说,即使在好莱坞编剧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作为编剧如何找到自我表达,病把它放在一个类型框架下去做自我表达——本来类型框架就是创作者和观众进行沟通的一种姿态。

张冀:编剧应该了解市场,但创作时不能脑子里带着市场。编剧应该写人们需要的东西。我们是处于焦虑期和转型期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的人群普遍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快节奏、信息量大的、能够带来刺激的欣赏——为这个人群写东西,非常重要。其次要尊重类型片。

冉甲男:最开始我做《画皮2》,特别不看好,一开始认为片子绝对砸了,很悲观,没有人想到后来的局面,有时候也是运气,跟档期都有关系。票房的几率性特别高,在一个正常市场化环境,烂片多是很正常的,好片太难。好电影是命,编剧不可能掌握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