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世界男性健康日来了 8个健康重点保护区 男人要小心

28.10.2015  12:33
2015世界男性健康日来了 8个健康重点保护区 男人要小心

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男人患癌几率比女人高60%,一旦患癌死亡率更高。多国人口寿命统计数据也显示,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短5至8年。究其原因,压力和不良习惯是导致男性身体部件提前“报废”的罪魁祸首。

男性朋友有8个健康重点保护区。

肺:最易“失守”的防线

有人说,肺是男人最易“失守”的一道防线,直接导致的结果,是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癌症的第一死因。

失守的原因在于难以抵御吸烟的诱惑,而吸烟是诱发肺癌的关键因素之一。统计表明,在10个死于肺癌的患者中,有9个是烟民。此外,大气污染、室内污染、过度劳累等也与肺病息息相关。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男性朋友要尽早戒烟;遇到雾霾天,最好减少户外活动,出行时戴上口罩。

肝脏:告别两类病态肝

肝脏有两个广为人知的“外号”———酒精肝和脂肪肝,而男性正是两类病态肝脏的高发群体,肝癌风险比女性更大。一般情况下,肝癌患者中男性人数是女性的7至10倍。除肝炎外,酗酒、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等都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

男性朋友想要预防肝癌,除接种肝炎疫苗外,必须纠正上述不良习惯。另外,40岁后的男性每年都要定期体检,有5年以上肝炎病史、5~8年以上酗酒史的人,更应密切关注肝脏健康,最好做到3到6个月查体1次。

腰:减掉“将军肚”

临床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男性因腰部疾病就医的比率日益增加,最多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改变等。

男性承担着更多的体力劳动,发生腰肌劳损等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再加上男人比较喜欢对抗性强、运动量大的运动或冒险,由此导致的腰部外伤也很常见。此外,长时间伏案工作或开车,也易导致肌肉韧带疲劳,加速椎间盘衰老。

男性想要护腰,除了避免超负荷体力劳动、适当锻炼腰部肌肉外,还要控制体重,减掉“将军肚”。

胃:戒烟限酒规律生活

数据显示,多数中年男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胃病,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如果任由其发展,可能演变成胃癌。男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1.5至2.5倍,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胃病之所以青睐男性,与男性烟酒过度、狼吞虎咽、饥一顿饱一顿、生活无规律等有一定关系。  养胃至少要做到五点:1.规律饮食,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2.拒绝高盐饮食、腌制食品;3.细嚼慢咽,别吃烫食,少吃生冷;4.胃肠是人体的“第二个大脑”,学会知足常乐;5.每晚11点前睡觉。

肠道:直肠指检发现苗头

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成为一些地区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常见癌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动物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纤维明显缺乏、久坐少动、不按时排便等是诱发肠癌的主因。从预防角度讲,生活上要“少吃多动”,即少吃油炸、煎烤、腌制食品,适量增加运动量,促进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还应多吃粗粮、果蔬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我国直肠癌患者中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通过直肠指检就能早期发现,因此男性朋友在体检时切勿因不好意思或感觉不适,而放弃这项检查。

口腔:牢记“三三制”

临床数据表明,口腔癌好发于青壮年男性。

抽烟、喝酒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很多男性朋友不注意口腔卫生,都可能诱发口腔癌。日常生活中保护口腔健康,要牢记“三三制”,即每天早中晚刷牙3次,每次3分钟。即使中午不方便做到,也要用淡盐水漱口。频繁出现口腔溃疡、且持续2周不好的朋友,更要注意排查口腔癌。

心脏:戒掉“伤心”因素

尽管男女都是心脑血管高发人群,但总体上看,男性冠心病患病率仍高于女性。国外有研究发现,2/3的男性冠心病患者,以急性心梗或猝死为表现;而女性则半数以上表现为心绞痛。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性别差异”项目负责人玛丽安·莱卡托博士曾指出,男性第一次患冠心病的年龄大约比女性早10年。

有两大因素最伤男人“心”。1.不良饮食习惯如吸烟、饮酒、顿顿离不开肉;2.承受的压力更大,房子、车子、孩子压得他们喘不上气来,但往往“男人有泪不轻弹”,难以有效排解。其实,男人只要均衡饮食,多吃蔬果,保持身材,培养爱好,学会倾诉,排解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压力,健康会大大改善。

前列腺:憋尿是大忌

小小的前列腺是男人的“多事之地”。

资料表明,约50%的男性会在一生中某个时期受到前列腺炎的干扰。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发病呈高发趋势,10年间增长3倍以上。脂肪摄入超标、久坐不动、经常憋尿、不注意私处卫生等都是诱因。

多喝水是保护前列腺最好的方法,每天建议喝2至2.5升,不憋尿,饮食清淡、心情愉快、适度性生活、勤换内衣裤,可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一套从头到脚的护理指南

与女性相比,男性往往更“粗枝大叶”,对生活细节不太注意,容易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近日,美国MSN网站刊文指出,男士应该悉心护理11个身体部位,在此基础上,《生命时报》记者综合国内权威专家的建议,为男士总结出一套从头到脚的护理指南,只要细心做下来,有助于男同胞们的健康。

头皮。 亮丽的头发不仅是女人的追求,也是男人的期待。据统计,93%的美国成年人会每天洗头,然而,皮肤科医生却认为,每天洗头会洗掉头发中有益健康的油性成分,引起头发干燥和损伤。因此,美国专家认为每周洗三次头就足够了。对此,北京中医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华苓提出了不同看法:洗头频率应依季节和发质而定,夏季和油性发质者,可每天洗发1次,但未必每次都用洗发水;中性或干性发质者,清洁头发的频率可调整为每周三四次。

皮肤。 女人对皮肤通常呵护备至,而男人则时常忽略。其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组织器官,对保护人们免受感染至关重要,如果清理不到位,细菌、真菌就会在皮肤表面安家。肥胖的男士,皮肤褶皱处较多,那里更容易被细菌感染。为了清洁皮肤,洗澡时最好用香皂、沐浴液冲洗各处皮肤,洗完后把皮肤褶皱处擦干。

面部。 洗脸能去除堆积在面部的死皮细胞、多余油脂。通常来说,男性的面部皮肤要比女性的厚些,所以男性对洁面乳和保湿霜中的成分没有那么敏感。因此,男性要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洁面乳。另外,使用电动剃须刀对面部皮肤的刺激性会小些。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永生建议,电动剃须刀使用2~3次就应清洁,最好用棉花球蘸上酒精,轻轻擦拭掉刀片上的油垢。

耳朵。 很多男性的钥匙串上都有金属耳勺的身影,有事没事就掏掏耳朵。实际上,耳道皮肤相对娇嫩,掏耳朵时如果角度不正确、用力不当,很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发炎,甚至造成外耳道溃烂。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程继龙表示,耳垢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最好少掏耳朵,更不可用金属耳勺等硬物掏耳朵。生活中可将牙签的尖头剪掉,用脱脂棉裹住,厚度相当于普通棉签的一半,蘸取75%的酒精溶液,轻轻擦拭外耳道瘙痒的地方,力度要轻柔。

鼻子。 鼻子就像汽车的挡风玻璃,把病毒和细菌挡在体外,但不及时清理,就会成为细菌的避风港。男人常奔波在外,一天下来鼻子里很容易全是黑色黏状物。上海瑞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昌枰建议,每天晚上可用淡盐水清洁鼻腔,这对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的人更有好处,能清除脏东西,消除炎症。盐水洗鼻最好用注射用的生理盐水,一来干净,二来浓度合适;工具上,电动洗鼻器、大容量的医用注射器、鼻腔喷雾瓶都行。

口腔。 不刷牙不仅容易口臭,还会形成牙垢,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研究显示,患有牙周病的男性更容易患上肾癌、胰腺癌和血癌等,发生性功能障碍的风险也会增加3倍。此外,口腔疾病还与心脏病、糖尿病等存在潜在关联。北京佑安医院口腔科主任陈世璋建议,除了早晚刷牙外,最好每顿饭后也刷牙,如果没有条件,也应用清水漱口;每次刷牙时间最好保证3分钟左右;牙刷刷毛变形或使用三个月左右就该更换。

腋窝。 虽然女性的汗腺数量多于男性,但男性分泌汗液的数量却远多于女性。人体拥有200~400万个汗腺,位于腋窝处的汗腺被称为大汗腺,它们会分泌出带有蛋白质和脂肪的油性液体,容易滋生细菌,散发异味。美国专家建议,男士最好每天都用香皂和清水冲洗腋窝,有助于去除难闻气味。刘永生指出,腋窝味道重的人最好穿透气、凉爽的衣服。异味较轻的人可外用西施兰夏露等药物除臭、杀菌,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后背。 很多男性在洗澡时很粗心,常常忽略后背的清洁。其实,后背上的汗腺很容易被死皮细胞和多余油脂所堵塞,导致痤疮。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范卫新教授还指出,洗澡时的洗发水或护发素很容易冲到背后,物质留在皮肤上也可能堵塞毛孔。因此,他建议洗澡时最好先洗头,之后用沐浴液彻底清洗后背,还可以用浴盐轻擦后背,去除毛孔中的油脂、污垢,抑制细菌滋生。

双手。 美国微生物学会调查显示,仅有77%的男性在如厕后清洗双手,71%的人接触食物前洗手。“其实,很多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就是通过被污染的双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得到传播的。”美国清洁协会负责人南希·博克建议,用肥皂和清水洗手20秒钟以上,就能保持健康。如今很多人喜欢用湿纸巾擦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所主任医师邓小虹指出,湿纸巾杀菌效果一般,很难把细菌清除,用香皂和洗手液清洁效果更好。

生殖器官。 美国泌尿外科医生建议,男性最好经常用温水轻柔地清洗阴茎。在清洗过程中,还可以顺便检查一下睾丸是否存在肿块,有助于提前发现睾丸癌的信号。北京东直门医院男科主任李海松表示,性爱前后更要注意清洗私处。性爱前清洗,以免把细菌带入女性阴道,预防妇科炎症。性爱后清洗,去除黏附在外阴上的分泌物,保持私处的清洁和干燥。

双脚。 男人喜欢运动,爱穿比较厚实、气密性好的鞋子。不过,鞋子里黑暗、潮湿的环境为真菌繁殖提供了温床,真菌还会通过接触传播到身体其他部位。因此,解放军304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仇萌说,男人应当穿透气的鞋袜,保持双脚干燥,在公共场合不要赤足,拖鞋、浴巾、搓澡巾、毛巾、泳衣等最好自带;存放衣物时,应把衣物装进干净袋子再放入公共衣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