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50年大庆:50岁的平措欧珠眼里的50年

08.09.2015  12:51

            夏季的日土村有着一片迷人的草原风光。
            村里统一刷成白色的安居房鳞次栉比、炊烟袅袅,村后400年历史的日土宗遗址在高耸的山头巍然矗立,诉说着历史的苍凉与雄浑,村前茂密而苍翠的草甸上,清亮的小河缓缓淌过日土度假村多彩的帐篷,飞鸟和水鸭在人们的欢笑声中自在地翱翔游水,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记者一行见到日土村委会副主任平措欧珠时,他正在村旁的植树造林区里栽树,黝黑的脸庞上带着淳朴的笑容,一身泥土掩盖不住散发出来的抖擞精神。
            今年50岁的平措欧珠是土生土长的日土村人,50年来,他伴随着自治区一同成长,在荏苒的时光中,见证了日土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坐在日土度假村凉爽的牛皮帐篷里,平措欧珠向记者回忆往昔。自治区刚刚成立不久,日土村还是日土县和日土镇两级政府的所在地,尽管如此,全村的条件依然相当落后。村里约有70余户、260多名群众,绝大多数住在日土宗遗址脚下的窑洞里,最好的房子是农奴主以前住过的两间土坯房,还没有今天的安居房大。尽管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牲畜,却由于生产力低下,有时连糌粑都吃不上。  “老百姓过得不怎么样,县里的干部过得也不怎么样,遇到冬天物资供应不上的时候,还要靠老百姓接济呢。”说到这里,平措欧珠笑了起来。
            随后,他带着记者来到村旁的老日土县遗址参观。
            在平措欧珠看来,尽管上世纪80年代和2000年初,日土县和日土镇先后搬离了日土村,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日土村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项目多了,人口兴旺了,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特别是近年来,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日土村已经成为日土县得到国家投资项目最多的一个行政村。
            “我们村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距离县城近,又是日土宗遗址所在的旅游景点,所以很多农林水牧项目都向村里倾斜。”平措欧珠自豪地说道,然后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一一介绍起村里近几年实施的一系列项目:投资1200万元的通村硬化道路、300万元的旅游度假村、300万元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100万元的光伏电站以及全村104户安居工程、104个标准化羊圈、5个温室大棚、7公里水渠、9口水井、6000平方米水库、400亩植树造林……
            随着以上项目的实施,日土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质的提升特别是村集体所有的日土度假村开办以来,收入和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去年实现收入7万余元,成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拳头项目。
            更可喜的是,目前日土村已经列为县里的小康建设示范村,今年开工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将对全村的道路、路灯和住房环境进行综合改善,并新建一批用于餐饮住宿的商品房,将日土村打造为日土县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让村里的百姓全部吃上“旅游饭”。
            “50年说起来很长,过起来又很快。”平措欧珠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说道,“以前绝对想不到,我小时候放羊常去的那片大沼泽,现在居然都变成村里的水库了。
            站在老日土县城快被青草覆盖的地基上,听着平措欧珠讲述过去的老故事,看着如今日土村安居乐业的新景象,时空交错的感觉霎时萦绕在记者的心头,那么长,那么远,又那么让人欣慰和欢喜。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