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凝心聚力的民生答卷——聚焦聚力走在前列·实践篇(下)

09.10.2017  17:17
)

民生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全面小康,民生为先。回首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惊喜于齐鲁大地丰厚的“民生账单”:精准脱贫累计671.1万人,城镇新增就业连年过百万,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44:1,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保障标准全国领先,“蓝繁天”与日俱增、渐成常态……
  作为民本政治哲学的发祥地,自党中央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来,山东每项重大制度的出台,每个重大议题的设置,都直指一个目标——让人民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为民”要有新境界,破解民生难题要有新办法,发展要与民生水乳交融,越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期,发展越要有温度,幸福越要有质感。这既是9900多万齐鲁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又是山东昂扬迈向全面小康的蓬勃动力。
        新阶段 新标准 新“考卷”
  回首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山东上下最深的感触是,发展进入新阶段,民生有了新标准,工作有了新“考卷”。悄然间,山东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离高收入国家水平咫尺之遥。在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看来,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了“更强烈的向往、更高的要求”。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再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站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生的重要讲话,2013年考察期间又对山东提出切实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的明确要求。人民的新期待、党中央的新要求,勾勒出山东全面小康的民生新图景,化作省委省政府在新时期必须作答的民生新“考卷”。
  9月15日,秋风送爽的早上,临沂市民周萌在“朋友圈”里晒出了9张蓝天白云照,并配文道:“棉花云点缀湛蓝天空,心都要萌化,‘沂蒙蓝’给力!”这一天,数据来“报喜”:临沂空气“新鲜度”领跑全省。 
  八百里沂蒙钟灵毓秀,曾几何时雾霾却成了街知巷闻的高频词。当年求温饱的老区人民,如今心心念念求的是“环保”。不能让老区人民的期待落空!2015年起,临沂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向大气污染宣战。“沂蒙蓝”的重塑,正是山东发展由“黑、灰”色调向绿色转变这一历史章节的生动写照。行至今年,省委省政府已先后十几次作出部署,狠抓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问题综合整治,不要让人民生活蒙尘的GDP、不要带血的GDP,成为全省共识。
  这个转变,正是这张民生考卷的“难中之难”。2012年,山东连续21年的两位数增长戛然而止,经济下行带来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人民新期待遇上经济新常态。迎难而上,正是山东人的性格。2014年,山东在落实年初确定的民生政策基础上,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再重点办好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升级改造工程等十件民生实事。2015年,在年初安排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基础上再增加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改水改厕、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2017年,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革命老区和黄河滩区60万群众脱贫迁建工作。
  数据最有说服力——五年来,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方面支出由2012年4448亿元“窜高”至2016年6904亿元,累计2.84万亿元,年均增长11.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公经费预算年均两位数下降。
  比起这些抽象数字,忠厚正直、勇敢坚韧的山东人,在作答“考卷”时挥洒出的实干巧干的汗水,更令人难忘。
  秋意渐浓,黄河滩区仍旧万马奔腾、鼙鼓动天。脚踏在航空母舰一般大的村台上,东明县长兴集乡刘小台村支部书记刘士虎意气昂然——作为全省重大民生工程,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战役”全面打响,滩区百姓将彻底摆脱“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建房、三年还债”的恶性循环。对上争取政策,精准分类迁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黄河为害千年,难题一朝得解,关键在何处?一是治贫理念变了,从前光想与河战斗,如今懂得要与河和谐相处,河不动人动;二是经过这些年的积累,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百姓迁建有钱办事,上学、就业的后顾之忧一举解决,百姓搬迁就没有阻力。山东的举措赢得国务院扶贫开发办高度评价:“山东脱贫攻坚力度前所未有,经验值得推广。”
  而迈入攻坚拔寨冲刺阶段,山东脱贫攻坚超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更是不断涌现:独具匠心的“扶贫车间”遍布乡野,9.8万户贫困户不出村就业增收;扶贫资金、土地、闲置房产等资源要素,“追随”市场主体脚步融入产业,贫困户“坐收”资产收益;激活“孝德文化”,推广孝心基金养老扶贫新模式……山东的巧干,为全国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加苦干巧干,五年间山东15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干了大大小小多少民生实事,也许无法一一尽述。然而蓦然回首,我们能从身边一条条畅通的道路、变清的河流,一处处由棚户区改造而来的居民新区,一张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笑脸中,真切感受到殷实而丰厚的获得感、幸福感。
        底线刻度和覆盖广度 支撑的“小康温度”
  伟大目标来自伟大实践,又检验和完善于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如果说山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走在前列,那么以空间为轴,“为民”标准要横向扩充为人的更全面发展;以时间为轴,民生承诺的兑现要更快一步。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对此作出全面安排: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统筹城乡贫困问题取得积极进展。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让人民群众更满意;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展现绿色、生态、美丽山东新形象。
  64岁的青岛居民兰珊,2012年查出肺癌,高不可攀的费用,让她的绝望又深了几分。这一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靶向药物计入保险目录,让包括兰珊在内的许多人绝望变成希望。现在,这项政策升级为全国领先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特殊药品和耗材保障范围扩充为41种。
  小康社会的“温度”,取决于民生底线的“刻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古老的愿景与全面小康的方向遥相辉映。“兰珊们”可能就在你我身边,严峻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如果社会保障安全网不能织牢织密,如果制度碎片化、发展不平衡,如果城乡保障分割,那全面小康“含金量”就会大打折扣。
  小康的温度,还取决于民生覆盖的广度。在牵扯面最广的民生制度中,山东展现出了走在前列的工作标准和思想境界: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完整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率先建立全省统一、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率先开展城乡一体、全省统筹的居民大病保险制度;率先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率先开展职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有了高标准的“顶层设计”,社保制度凭“5个率先”叫响全国,一跃而入新境界,成为山东引以为豪的“民生名片”。
  对照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坐标,山东将一项项民生改善的小坐标挺立在时代潮头。这样的范例,不是社保这一项,而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在前列高标准引领,贯穿于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单讲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项民生工作就处处向更高处攀、同快的比、跟强的争:针对群众干事创业存在一些难点和堵点,对照全国最好发展环境标准,推出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脱贫攻坚再出实招硬招,全力攻坚重点市、县区、镇、村,确保2018年较全国提前2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十几个部门群策群力,制定比“大气十条”标准更高、要求更严的《山东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红白理事会实现镇村全覆盖……
  用高站位开眼界,以高标准拓思路,往往带来全方位跨越式的大发展,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高标准总是与高难度形影相随。拆违拆临还绿于民,百姓喜欢,但大家也希望早餐车、卖菜摊近在眼前;整治污染关闭小、散、乱、污企业大家欢迎,但不少家庭的就业、生计也在其中。高标准意味着要走好钢丝、弹好钢琴,用更大的智慧解决民生小事。
  人们看到,建绿透绿后,流动餐车走向街头;污染整治后,烧烤摊变“正规军”,养鹅场改种食用菌……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奏出各项民生诉求协调兼顾的美妙乐章。
  人民心中有杆秤,是轻是重,一称便知。人民手中有把尺,是长是短,一量便晓。全面小康的温度,最终的检验标准在于底线的刻度,在于覆盖的广度,更在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民生痛点就是改革的“着眼点”  发展的“突破点”
  新旧相推,日生不滞。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民生福祉的新需求是一面镜子,“照”出供给侧的短板和缺陷,为深化改革指明方向。而新的增长点和长期增长潜力,又孕育在解决民生福祉的突出问题中。民生、改革和增长就这样生动、辩证地反复展开,交织出山东鲜明清晰的发展指向。
  “有学上”之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心态、迫切需要,但教育体制的“行政化”色彩,让利益和资源更多地向行政权力倾斜,真正懂教育的人心灰意冷。政府管得越多,学校办得越差,人民越不满意。
  教改如何深化?就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公办事业单位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后不久,山东又创造一个全国率先:在总结潍坊、青岛等市试点经验基础上,一场轰轰烈烈的校长职级制改革在齐鲁大地全面推开。很快,全省1.3万多所中小学校长陆续摘下“官帽”,学校办学自主权空前扩大,随之跟上的一系列改革,营造了越来越宽松的教育环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教育改革开始,山东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的脚步持续加速。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到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再到科研院所全部取消行政级别……一台台改革重头戏,不断清除群众现实利益的痛点,激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社会活力。也正是这一次次创举,拆除部门利益的藩篱,为全国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贡献了“山东智慧”。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五年间,在民生改善的优美画卷中,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搭建“立交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同工同酬优化分配格局、三个市民化等一项项走在前列的改革,迎着老百姓的盼望目光,因时制宜,缀锦点翠。
  看待民生问题,要有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解决民生问题,更要有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方法。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是理解一切社会发展活动的关键词。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既调动人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增加消费潜力,进而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这种良性循环尤为可贵。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民生期待,也是新型城镇化重要一环。以往满足需要,都是从城市端发力,近两年武城的思路别有洞天:为本县进城落户农民发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移备案证”,落户农民保留其原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包括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这“三权”的合法继承权不变。
  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真正实现来去自由,加速了农民进城落户、进城消费。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动力,也是内需的最大潜力,有鉴于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备案制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样可以互促共建,产生正向乘数效应。作为青岛史上最大规模企业环保搬迁的代表,青钢边搬迁边升级,工艺装备全部达到行业一流水平,产品结构中优特钢品种占到90%以上。特钢董家口新厂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1%左右,年节能11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27.5万吨二氧化碳,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从一家发展空间受限、装备技术逐渐落伍的老企业,青钢变为新型智能钢厂、绿色钢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李沧区顺势腾笼换鸟,建成国际院士港,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城,老城区经济结构焕然一新。青岛市环保局副局长陈宁深有感触地说:“这充分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民生之大,在国在邦;民生之微,衣食住行。9900多万齐鲁儿女,以家国在心中的胸襟,以民生在肩上的情怀,肩负着历史赋予的新使命,朝着全面小康的新目标,朝着人民群众的新福祉、朝着更多的“获得感”、更美的“中国梦”,奋力向前,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