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厅:一季度文化发展形势分析

05.04.2016  12:15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围绕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这一目标,实施创新驱动、艺术高峰、人才兴文三大战略,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文化服务保障五大体系建设,力争各项文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各项文化工作顺利推进,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制定起草《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主要目标、具体任务、完善服务、健全机制、加大保障、抓好落实等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已报省政府办公厅审核,即将正式印发。广泛组织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全省县级以上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达到3148项,节目(作品)26万个,参演(展)人数95万人。会同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部门研究制定《2016年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工作方案》,继续牵头负责5件实事的实施,分别是:强力推进精准扶贫,扶持全省4200个省定贫困村建设综合性文化活动室;传承优秀文化,继续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10000场;为30000个村居(社区)文体小广场配备便携式移动音响;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和美术馆“五馆一站”免费开放。扎实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牵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制定起草了《山东省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目前,工作方案已报省扶贫办审批,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快速推进。

  二是艺术精品创作继续呈现良好势头。继续实施舞台艺术“4+1”工程和重点选题资助办法,不断健全完善艺术创作“全链条”扶持机制,舞台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山东歌舞剧院民族交响乐音诗《孔子》、山东省话剧院《孔子》、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海源阁》完成首演,省吕剧院《星火》、省京剧院《孔子》、省柳子剧团《圣医扁鹊》正在积极排练或加工提高。积极组织开展元旦新春文化演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专业文艺院团各类演出3088场、惠及城乡群众400余万人次;各级美术馆、画院举办美术展览(美术下乡惠民)活动67场次,展出作品近万件次。扎实开展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申报工作,截止2月底全省共通过“国家艺术基金网上申报评审管理系统”填报项目475项。其中,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75项,约占总量的36.8%;美术创作项目103项,约占总量的21.7%;青年艺术创作人才85项,约占总量的17.9%;传播交流推广项目65项,约占总量的13.7%;艺术人才培养项目47项,约占总量的9.9%。继续深入推进“大哉孔子·儒家文化经典中国画创作工程”,着手策划实施“齐鲁文化重点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三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成功列入国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预计6月份完成初稿。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作加快推进,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成功举办首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坚持省市联动、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全省各地共开展各类活动760多场次,参与观众1590万人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推荐6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完成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工作,已按程序报省政府公布。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筹办工作稳步推进,制定完善了《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总体方案》。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被文化部、教育部列为2016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院校。

  四是文化产业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决策部署,制定《关于支持成立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组织实施方案》、《关于组织参加全国性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实施方案》及《关于在各市开展文化企业投融资路演暨文化项目推介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力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积极研究起草《山东省文化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儒学创意产业金融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开展“文化创意集市”建设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方案,汇编整理了《文化产业政策汇编》(2014-2016),下发全省各市县文化部门,为开展文化产业各项工作提供政策依据。组织山东省第三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评选,认定第三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4家、第五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3家。拟于3月底,对27家园区、基地进行授牌。“山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班”筹办工作顺利推进,拟于3月28日-4月1日在山东省行政学院举办。

  五是文化市场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更加提升。组织召开《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宣传贯彻座谈会,在全省范围内深入组织学习《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着力提升文化市场执法人员及经营业户法律知识水平。认真开展2015年度文化市场统计工作,截至 2015 年底, 全省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 13837 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 554 个,娱乐场所经营单位 2661 个,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 43 个,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0026 个,艺术品经营机构 486 个,演出场所经营单位 19 个,演出经纪机构 48 个;从业人员 7.2万人,经营面积 352.8万平方米,资产总计 119.09亿元,营业收入 48.6亿万元,营业利润总额 15.59亿元。成立山东省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流程、审核依据、实施机关、审核条件等,积极做好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全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共出动执法人员4万余人次,检查经营场所1.8万余家次,责令改正300余家次,责令停业整顿41家次。创新全省文化市场管理方式,印发了《山东省推广文化市场随机抽查规范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执法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双随机”抽查机制。

  六是齐鲁文化走出去取得新成效。积极组织参加文化部2016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共派出18批241人次赴泰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9个城市参加“欢乐春节”系列演出、展览、培训等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我驻外使领馆的高度评价和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应华人工商大展公司邀请,山东画院拟于4月份赴美国参加孔子家乡山东文化贸易展活动。根据山东省图书馆和南澳洲州立图书馆签订的协议,省图书馆选派2名业务骨干赴澳大利亚南澳洲州立图书馆进行交流学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贯彻《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推动标准化均等化取得新突破,补齐短板,兜好底线。全面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年内全省所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完成改造提升任务,60%以上的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加快推进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省7005个省定贫困村中,年内60%以上要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继续深化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努力扩大覆盖面,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积极创新服务机制,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积极开展流动服务。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市要制定指导性目录,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把群众“要”文化和政府“送”文化匹配起来。继续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

  二是深入推进艺术高峰战略。继续实施舞台艺术“4+1”工程和“重点选题资助办法”,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艺术基金,不断完善全链条扶持机制。组织开展好纪念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创作展示活动。精心打磨优秀剧目,积极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和各项全国性艺术展演活动,力争再获佳绩。组织好第二届全省小型戏剧优秀创作作品展演暨县级剧团、民营剧团优秀剧目展演、全省吕剧艺术汇演、全省舞蹈展演。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我省具体办法,实施山东地方戏曲保护传承扶持工程,改善戏曲院团创作生产和演出条件。加强濒危剧种抢救保护,开展地方戏经典剧目“音配像”工作,提高传承保护水平。继续实施“大哉孔子”美术创作工程,策划实施文明山东、红色山东、美丽山东三大主题美术创作,实施全省美术馆、画院专业提升计划。开展全省地方戏普查和美术馆藏品普查工作。持续开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形成常态化。深入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惠民演出。

  三是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以实施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为抓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发、传承保护、普及推广。继续开展本土文化资源普查,探索建立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加快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等规划建设,推动形成特色文化、区域文化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探索建立全省尼山书院联盟;继续实施乡村儒学、社区儒学推进计划,加快城乡儒学讲堂建设。巩固提升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稳步推进镇村级历史文化展示。紧扣“人才”、“法规”、“平台”三个关键词,构建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非遗保护传承体系。进一步推进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和非遗传习中心建设。对国家级、省级代表性项目保护情况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情况开展督查评估。创建一批文化生态名村、名镇,创建第二批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创新办会理念,办好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实施山东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举办振兴传统工艺高端论坛,推进传统工艺与互联网、现代生活、文化创意相结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实施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认定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开展2016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活动。组织实施“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及“齐鲁珍贵地方文献回归计划”等重点工程,加强古籍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推进全省古籍修复站建设,加快古籍普查进度,编纂出版一批学术专著。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以制定《山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为抓手,实施“互联网+”和“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创意设计中心和创客空间建设,搭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推动蓝黄经济区、一圈一带等重点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以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升国家战略为机遇,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以济南、青岛、潍坊为中心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区,支持威海中韩自贸区文化产业发展。继续开展省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乡一品评选认定,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大对动漫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推动设立动漫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深入推进山东惠民文化消费季活动。加强金融服务、版权保护、人才培养、信息推介等要素平台建设,探索组建文化银行,积极申请设立国家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探索组建演艺产业股权引导基金,办好“文化项目社会办”投融资路演活动,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五是培育搞活文化市场。进一步加强文化市场培育,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开展行政审批规范化建设,推动各地创建文化市场审批规范化试点。继续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执法网络扁平化、执法管理网格化。推广文化市场随机抽查工作,建立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双随机”抽查机制。加强执法办案,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推广应用。推动演艺娱乐、上网服务、游艺游戏、艺术品经营等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文化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支持大中城市建设文化娱乐综合体。落实文化部关于中西部地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三年(2014-2016)行动计划,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综合执法对口交流协作。

  六是着力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外事活动,借力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阵地、载体,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注重文商联动、以文促商,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对外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抓好“孔子文化展标准化建设”,整合全省各类文化资源,建立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库,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化、标准化、模块化、一体化。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办好“2016新加坡·中国山东文化年”、“2016韩国·山东文化周”系列活动。实施“齐鲁文化丝路行”计划,举办“南澳州文化周”活动,继续在国外设立“尼山书屋”。办好第四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扶持重点文化贸易企业和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