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做客《政地有声》栏目

04.05.2015  14:03

 

 

4月30日,省林业厅厅长刘均刚走进由山东省政府网和齐鲁网联合打造的大型网络问政互动访谈栏目《政地有声》直播间,就“林业生态建设”话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 :刘厅长,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植树造林、荒山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林木覆盖率。请您谈一下,林业在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好吗?

 

刘均刚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失去森林,将失去未来,失去一切。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并进行了深入阐释,其比喻和阐述饱含着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深刻哲理。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4日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深刻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林业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确立了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是为改善我省自然生态环境发挥了基础作用。 复旦大学教授张薰华在对《资本论》进行几十年研究之后,特别指出,“林是人的生存问题,农是人的吃饭问题,农业搞不好会饿死一些人,森林砍光了会使整个人类难以生存下去”。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全省有林地面积达4679万亩,林木蓄积量1.2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24%。全省湿地总面积2600多万亩,森林、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75处,总面积1646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我省林业的快速发展,使全省自然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泰山、蒙山、昆嵛山等主要山系披上了绿装,低山丘陵区花果飘香;风沙盐碱的黄泛平原区变成了林茂粮丰的农业主产区;胶东沿海风沙滩区变成了松涛阵阵的绿色海疆和黄金海岸。

 

二是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大气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储库,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2013年我省对林业碳汇进行了专题调查和监测,经过测算,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稳定在1.05亿吨,碳库增量每年1086万吨,2009年以来每年平均吸收固定二氧化碳3980万吨。我省森林每年释放氧气量为2534.86万吨,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总量为32.14万吨,吸收氮氧化物的实物量为122.16万吨,有效阻滞降尘的实物量为3.93万吨。另据全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省湿地中储存了约10.8亿吨碳,森林和湿地资源成为全省最大的碳储库。

 

三是为维护全省生态安全和自然资源战略安全发挥了较好的保障作用。 森林被誉为绿色水库,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据测算,我省森林年涵养水源量58.02亿立方米,减少水土流失面积11791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减少703万吨,年保肥量187.5万吨,有效保护了全省国土安全。森林是保障粮食稳产高产的生态屏障,良好的农田防护林体系可以减轻干热风,提高15—20%的粮食产量。湿地是名副其实的水库,在保障淡水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湿地维持着约230亿吨淡水,保存了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可利用淡水资源。一个物种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森林和湿地是“物种之家”,保护森林和湿地就是保护物种资源安全,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是为改善民生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重要途径。 林业不仅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有巨大的经济功能。德国的森林为1.65亿亩,林业产值仅略低于汽车工业,而就业人数则是汽车工业的近2倍。芬兰的林业产值也仅次于电子和电器产业,成为国家的经济命脉。我省林业是新常态下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市场活力、最能吸引社会资本的重要产业。目前,全省形成了木材生产加工、果品加工保鲜、森林旅游、种苗花卉、林下经济、野生动植物驯养、木本粮油和生物质能源八大主导产业。201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6094亿元,占全国林业总产值的11.8%。目前,全省有林果大县34个,农民来自林果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过万元的乡村,过10万元的农户。蒙阴县发展蒙阴蜜桃65万亩,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500多元。滨州沾化区冬枣面积达到50多万亩,农民人均冬枣收入突破8000元。

 

主持人 :刘厅长,听您介绍,使我们对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您谈一下,落实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要求,我省林业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工作打算?

 

刘均刚 :《省政府工作报告》为全省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今年又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省林业系统将以绿色山东和生态山东建设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引领、法治保障、科技驱动,大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目标。主要任务目标是:完成新造林300万亩,新育苗3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340万亩,义务植树1.5亿株,林木绿化率达到25%以上,林业产值达到6500亿元以上。具体抓好六项工作:

 

一是强力推进大造林行动。 按照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的思路,实施好水系绿化、荒山绿化、退耕还果还林、农田防护林和村镇绿化五大生态工程,继续抓好沿海防护林、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世行贷款山东生态造林项目等国家重点工程,示范带动造林大发展。力争完成新造林300万亩,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300万亩,改造提升绿色通道2000公里。

 

二是加强资源保护管理。 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抓好森林防火综合调度指挥平台、重点林区防火道路、水源地、防火隔离带等建设,推进森林航空消防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搞好监测预报,加快推进检疫审批改革,继续推行飞机防控、综合防控、联防联控,巩固扩大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有害生物防控成果。加强森林抚育经营,搞好退化防护林的改造升级,组织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试点工作。加强湿地恢复治理与保护,恢复治理湿地120万亩,新增湿地受保护面积150万亩。

 

三是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争取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强木本粮油、特色林果等产业基地建设,建设核桃、大樱桃、苹果等示范基地17个、面积1.7万亩。加强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无公害林果区标准化生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事件。着力培育木材加工、果品贮藏加工等产业集群,加大国家级、省级名牌林产品的培育和宣传推广,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发利用好国外资源和市场,继续举办好现有的涉林交易会、博览会,打造展会经济。

 

四是全面深化林业改革。 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建设,制订全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启动开展省级林权管理示范中心创建活动,规范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探索建立绿化基金和碳汇造林新机制,继续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进入林业领域,建设生态林场、休闲林场和特色果园等。加强果品和苗木花卉等林业合作社建设,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林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继续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改革,提升国有林场发展活力。

 

五是实施依法治林战略 。《山东省森林资源条例》于4月1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省依法治林、依法兴林、依法护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后将加大对《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普法宣传力度,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的自觉性。强化森林公安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五条禁令”和警车使用管理规定,确保不发生违法乱纪现象。推广郯城、昌邑等县市的经验做法,加大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组织开展“非法侵占林地清理排查”“眼镜蛇三号行动”等专项行动,曝光和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坚决遏制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非法侵占林地的现象。

 

六是加快推进创新驱动。 加快推进林业信息化和智慧林业建设,充分利用好全省森林、湿地资源清查成果,建立森林、湿地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精心编制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为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森林、湿地资源打下基础。加强县、乡两级林业科技人员业务技能培训,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完善对科技人员的考核奖励机制和成果评价机制,制定相应的人才使用、引进和奖励政策。

 

主持人 :春季是林业生产的重要季节,目前,春季林业生产基本结束。请您谈一下全省春季林业生产的进展情况及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好吗?

 

刘均刚 :当前,全省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3月2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赵润田副省长对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3月25日,省林业厅召开全省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现场会议,要求各地以退耕还果还林为抓手,扎实推进大造林行动深入开展。4月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森林防火紧急电视会议,赵润田副省长又对当前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近期三次会议精神,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两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一是造林绿化任务实现了大头落地。 截止4月24日,全省新增造林260.7万亩,完成全年造林任务的86.9%,实现了全年造林任务大头落地,为全年完成新增造林300万亩,完成“十二五”任务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领导率先垂范,调动各级造林绿化积极性。 各级党政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据统计,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5100多万人次,植树1.5亿多株。 二是以创建活动载体,营造全社会造林的良好氛围。 各地各部门以创建“森林城市”、“模范单位”为载体,科学制定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造林力量,呈现出由部门造林向社会造林转变的新气象。 三是健全完善投入机制,为造林绿化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各地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法,拓宽投资渠道,为造林绿化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泰安市将农业开发、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多方面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资造林。同时,积极引进367家工商企业参与造林绿化,为造林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全市今春用于造林绿化的资金近1.6亿元,同比增长37%。 四是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确保造林绿化用地。 各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由政府统一把土地流转过来,确保造林所需,有效解决了造林用地不足和“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德州市实行政府租赁土地、集体林地使用权拍卖和土地置换的方式,流转造林用地22.3万亩。

 

二是森林防火保持总体稳定。 进入防火期以来,省林业厅实行厅领导分片包干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森林防火进行明查暗防。各地各有关部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落实防火责任,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值班备勤,科学处置突发火情,全省森林防火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截止目前,我省共发生有林木损失的森林火灾8起,其中:烟台市3起、济南市2起、青岛、淄博、泰安市各1起。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逐级落实防火责任。 各地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五条标准”,层层落实政府、行业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责任。青岛、泰安、淄博、潍坊、莱芜、威海、日照、临沂市严格实行防火紧要期指挥部成员单位包林区、包地块制度。烟台市、淄博市、泰安市、日照市制定专门奖惩制度,收缴森林防火保证金,实行森林火灾严格奖惩和“一票否决”制度。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防火氛围。 省森防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周”活动,大力开展《森林防火条例》、《山东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和地方性法规的宣传,精选12个案例进行以案说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用火意识和依法防火的法制观念。省森防指办公室建立了微信和微博公众平台,借助新兴交流媒介和广大群众进行互动交流,不断扩大森林防火宣传覆盖面。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排查整治火灾隐患。 省森防指、省林业厅连续组织开展了两次森林防火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检查组由厅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深入到14个森林防火重点市进行全面督导检查,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70多份。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各重点乡(镇、街办)、国有林场进行明察暗访,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零容忍”,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跟踪督查整改落实情况,必要时省森防指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四是加强火源管控,严厉打击违法用火。 全省各级森林公安在森林防火紧要时段开展了“严厉打击野外用火”专项行动,对林缘与居民区的结合部、林内墓地、道路两侧等重点部位的野外违法违规用火进行集中整治。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用火始终保持“见烟就查、见火就罚、违法就抓”的高压打击态势,确保了野外用火完全。 五是加强预警监测,超前落实防扑措施。 省森防指办公室下发《关于构建森林防火主动预警机制的通知》,对信息采集、会商研判、信息发布、应对措施等工作机制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对接气象部门及时获取火险信息,依托移动公司建立了森林火险预警短信群发平台,全省2700多名重点联系人全部纳入短信平台管理,在遇大风高火险天气预报时,集中统一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到所包市进行督导检查。 六是加强值班值守,科学指挥处置火情。 省森防指办公室完善分级,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强化信息上报责任追究。下发了《关于加强值班调度及责任追究的通知》,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班子成员带班,确保值班调度和信息沟通畅通。巡护人员加大巡护密度和监测力度,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出动、早扑救。对发生的森林火灾及时指挥调度,快速汇总指挥报告火情。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坚持靠前驻防、集中待命,装备整修装备齐全,队员全天值班备勤,提前充分做好各项防扑火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立即启动预案,快速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