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启动知识产权宣传周

11.05.2016  17:09
  4月25日上午,省法院召开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周活动。省法院副厅级审判员刘元成出席发布会并通报情况。

  据悉,2015 年,全省各级法院共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 6852 件,收案数量比 2014年增长 35.8% ,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6644件,结案数量同比增长 30.8% ,结案率达97% 。案件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审判质效不断提高,其中,一审案件上诉率由2014年的7.2% 下降为 6.3% ,二审案件结案率达到99.3% ,案件调撤率达 63% ,大量知识产权民事纠纷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解决,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此外,同往年相比,我省知识产权疑难复杂案件增多,审理难度持续加大。其中,涉及知名企业品牌利益保护的商标纠纷案件,涉及著名影视文化作品互联网传播的著作权纠纷案件,涉及国际领先高精尖技术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涉及新技术合作开发、技术成果市场应用的技术合同等疑难复杂案件大幅增多,涉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进入高发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法院继续大力推进“精品案审判”工程,贯彻落实“加强保护、分门别类、宽严适度”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政策,对新型疑难复杂案件重点关注,创新审判思路和保护方法,打造出一批具有指导意义和较大影响的精品案件。省法院 2015年有 2起知识产权案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截至目前,省法院已有 5篇知识产权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3起案件入选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10大案件”、“10大创新型案件”,24起案件入选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50件典型案件”。

  为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山东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和司法保护意见,进一步加强与行政机关的联系协作,省法院完成并向省委、省政府报送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情况的报告》。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各级法院创造性地开展司法服务工作,主动采取多种形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创新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继续优化调整知识产权案件管辖布局,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试点,通过诉调对接推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制度改革,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切实提升知识产权审判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注重加强审判监督和业务指导,认真做好知识产权案件分析研判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大要案协调机制,通过组建山东知识产权审判调研小组,积极参与知识产权热点问题研讨交流,促进规范知识产权司法行为,提升审判质效,努力推动全省知识产权审判整体协调均衡发展。

  发布会上,省法院公布了“三速电磁风扇离合器”专利侵权案、“消防排烟装置”专利侵权案、“茅台”商标侵权案、“卡斯特”确认不侵害商标权案、“CK ”商标侵权案、“五常大米”证明商标侵权案、“沃夫特”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工程设计图”著作权侵权案、“ 螺旋体铸造模型及其造型方法” 专利行政处罚案、徐茂峰假冒注册商标罪案等十件知识产权审判典型案件。(详细案例见三版)

  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省法院还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知识产权案件,邀请了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庭审观摩,并就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问题进行座谈。各位代表、委员对山东法院2015年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加强我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责任编辑:宣传处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