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党员干部将“防腐剂”揣进兜

19.06.2017  14:37

  一日,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南里社区党委办公室的电话里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

  住在社区21楼的独居老人突发心梗,远在外区的儿子焦急万分时想起了服务群众手册上的党委电话,火速来电求救。老人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后,已骤停的心脏终于恢复了跳动。

  康复后的老人到社区党委激动的说,“是社区党委发放的服务手册,救了我的命啊!”

  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车道沟南里社区工作了18年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吕清回忆起这样的一幕。

  “车道沟南里社区属于老旧小区,独居老人比较多。”吕清说,社区特意设置了“网格化管理”,她作为网格格长和55名党员为社区里的每个居民织起一张服务“网”。

  吕清表示,党的政策落实在基层,体现在居民看得见的每一件大事小情、每一处细节。

  据了解,全市有3.5万个党组织、近70万在职党员在社区内认岗定责,因地制宜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李世新介绍,截止2016年底,全市党员总数为205.3万名,党的基层组织近10万个。

    截止2016年底,北京市党员总数为205.3万名,党的基层组织近10万个。图为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宣传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千龙网记者 查甜甜摄

  李世新表示,市委组织部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培养锻炼,五年来共选派1000余名局、处级干部到中央单位、外省市及市区党政机关、市属企业挂职锻炼,选派2600余名市级机关年轻干部到农村、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累计向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对口支援、帮扶地区选派干部1200余人次,加大了干部培养锻炼的力度,提升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党员干部的作风关系着人心向背。北京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贵平说,在作风建设方面,必须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

  据了解,五年来,北京市共有72个党组织和92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

  问责的背后是履职尽责,据悉,北京市先后制定了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等多份文件意见,建立规范了领导干部落实主体责任全程记实、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谈话函询签字背书等制度机制,出台了各种问责条例实施办法。

  王贵平表示,每逢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市纪委采取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的“三不三直”的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也都在市纪委的巡查范围内。

  巡视是治腐防腐的一把利剑。据介绍,五年来市纪委开展了13轮巡视,对192个市管单位党组织实现了巡视全覆盖,对3个单位开展了巡视“回头看”,228名党员干部被立案查处。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治腐败。据悉,五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17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超过11万件,立案近1万件,年均增长近半,结案879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超8000人,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置720人。

  北京市纪委新设立了第十七纪检监察室,专门负责追逃和防逃工作。据了解,2015年以来,共缉捕、劝返外逃人员61人,北京市7名“百名红通”外逃人员已有3人归案。

  此外,市、区、乡镇街道还建立起投诉举报网络平台,以“随手拍”、“一键通”的举报方式,对“踩红线”“闯雷区”顶风违纪进行查处。

  王贵平说,“经过五年的努力,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作者:查甜甜         编辑:李悦        责任编辑:胡立荣
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着力抓基层打水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