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供给侧改革瓶颈 商界大佬来支招

25.04.2016  04:49

   中国山东网4月24日讯 (记者 姜瑞丽 摄影 李红梅)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国人出国旅游却疯狂扫货马桶盖、净化器、奶粉;中国生产的粗钢价格堪比“白菜价”,产能过剩成了阻碍发展的包袱,但精钢特钢却需大量进口;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包括粮食在内的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不足,农产品安全问题堪忧……

  要说今年经济学领域最火的词汇,当属“供给侧改革”莫属。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全面提升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生产率,这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在改革过程中却面临着瓶颈。那么,如何在国家政府层面理解“供给侧改革”?如何在企业内部配置好“供给侧”四要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怎么跟政府层面的举措协同?在2016中国绿公司年会组织的一场焦点论坛上,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懿宸、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等8位商界名人深入探讨了“供给侧改革的瓶颈”这一热点问题。

  新希望刘永好:放眼世界突破自然资源瓶颈

  作为中国最资深的民营企业家,新希望集团董事长、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刘永好是著名的“饲料大王”,在农业产业化领域道行很深。对于如何突破土地资源的瓶颈,刘永好的做法是走出去,放眼全世界调配资源。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消费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对食品的要求由原来“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吃得安全”转变。但是,我国农业及食品领域对于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而言,依然存在不足。在食品供给方面,以牛羊肉为例,近十年,我国人均牛羊肉消费增长51.8%,牛羊肉消费已经从少数民族消费为主变为全民性消费,从季节性消费为主变为全年性消费,未来牛羊肉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

  刘永好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富裕起来,他们希望享受安全的、可靠的、高端的动物蛋白质产品,比如优质牛羊肉、对虾、龙虾,这是需求,而市场供给更多的是一些大用户的猪鸡鱼鸭。

  “我们研究发现,养牛羊需要草原,显然我们不具备条件,但是像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南美、北美土地多,草多,养牛羊成本低,又可以大规模生产,我们就开始在这些地方研究布局、开始投资。”刘永好说,为了更好地在澳大利亚投资,他们联合中国的企业和澳大利亚的企业,制定了中澳农业及食品安全百年合作计划,希望通过两国企业的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在农业及食品方面的发展。

  中澳自贸协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刘永好说,借助中澳自贸协定的东风,新希望与浙江省政府合作,在浙江舟山建立了中澳现代产业加工园区,实行政府支持、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我希望投资人和企业家联合起来搭建一个平台,推动现代产业园区的发展,这是符合国家供给侧改革的需求,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推动这项改革,就是在自己的领域作能做的事,让老百姓能够吃上更多的、健康的、放心的、高端的动物蛋白。”

  远东控股蒋锡培:从顶层设计营造环境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蒋锡培也为如何突破供给侧改革的瓶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突破瓶颈不能急功近利,解决的方法是顶层设计营造环境。

  蒋锡培说,破解产品供给严重过剩、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又非常缺乏的困境,这个过程经历代价不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他建议对国家的招标投标法进行修改,如果不改其中的核心条款,无论是工程还是产品,大多采用低价中标,在低价中标这样一个商业管理法则中,会使得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这是劣币驱逐良币,会害了很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所以是不可持久的,甚至动会摇到现在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我觉得供给侧的改革虽然是一个新形势,怎么样提质增效,怎么样转型升级,这个事情就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所以我们现在理解就是要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满足现在已经取得重大发展的富裕了的中国社会。”蒋锡培说,建立诚信体系特别是全社会的诚信体系是一个抓手,讲诚信就要得到红利,没有诚信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让商业行为和人际交流变得简单。“我相信我们现在有这样的理念,特别是中央政府在逐步优化完善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商业的系统工程,未来的供给侧改革是能够做到的。

  清华控股徐井宏:建设好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

  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井宏看来,供给侧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中国产品走向中国品牌等都是一脉相承的,过去粗放式的以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徐井宏从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徐井宏说,怎么样能够让中国的市场环境真正走向公平、透明、开放,让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做高品质产品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地位,而是处于公平地位。例如,国企和民企之间的竞争是不是公平,造假的企业与真正诚信的企业之间竞争是不是公平,真正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了这一点瓶颈就会破解很多。

  此外,徐井宏认为,企业家除了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还需要一个完善的、清晰的并且是可执行的法律体系,让企业家真正能够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我个人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不比发达国家的企业家笨,我们中国人其实特别聪明,但是由于市场环境不好,很多的企业家被迫把精力放在其他的地方,去适应这些环境。”徐井宏认为,如果从宏观角度把市场环境建设好了,在企业端进行供给侧改革就比较容易了。

  徐井宏还分享了清华控股的五大路径,即创新迭代、竞合发展、产融互动、跨界融合、聚合孵化。他说,在GDP增长速度减缓情况下,清华控股实现了逆势增长,就是因为坚持了真正在市场中谋发展。“供给侧就是让品质更好,让效率更高,让成本更低,要让供给的东西更加贴近市场。真正是市场所需求的,那就可以不断地持续。”

  朱云来:供给侧改革瓶颈在于市场制度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从框架性的角度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瓶颈,他说,中国的经济体制历史只有40多年,而且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确实缺乏一些系统的设计,比如说顶层设计。

  “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环境是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最近这些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下行压力。”朱云来说,经济下行压力大究其原因是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投资代,用投资拉动代替市场需求,造成的结果是创造了一个虚假的需求,是本末倒置的,这是所谓需求侧的问题。

  反观供给侧,供给侧改革的要素土地、人力、资本、技术,任何一个企业要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提供任何一种服务,必须综合这几个要素,还要有足够的效率,成本高于市场能够承受的价格,企业就面临失败,这是供给侧的问题。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产品不在,没有人提供,这里头有一个很系统的问题。有一些最常见、最基本的因素,比如市场的准入,这是典型的供给侧的问题,有的人做不了,有的人可以做。另外,解决了准入的问题,又出现了什么样的企业都有,然后劣币驱逐良币,这里面的逻辑就是市场,除了刚才说的供给的四个要素,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市场制度。”朱云来说,市场制度既不是供给侧的问题,也不是需求侧的问题,实际上是市场有效实现的一个必要保证,如果解决了制度问题,中国经济的潜力将巨大无比。

作者:姜瑞丽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