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黑客:17岁黑客诈骗15亿 破译19万个银行账户

10.02.2015  19:32

  借助黑客技术,破译掌握了全国19万个银行账户的资料,再利用网络支付漏洞盗刷他人银行卡,足不出户牟取暴利,涉案金额近15亿,广东公安厅近日通报了上述特大信用卡诈骗案。令办案人员大为吃惊的是,这起被公安部督办的“海燕3号”特大案件,主犯竟然是个未成年的孩子—17岁的广西河池人叶某。

  在办案民警眼里,叶某太聪明了,学编程必备的两项基本技能英语和高数,他一样都不会,初中文化,愣是自学成了黑客高手。

  然而,他并不是第一个把聪明用错地方的孩子。一个曾多次侦破“少年黑客”案件的警察感叹:他们的计算机技术令人佩服,称之为“天才”,一点也不为过。如果能将这些才能用在“正道”上,才是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迷途的“天才少年”

  叶某曾经的梦想是开一家网吧。因父母离异,家境困难,14岁初中毕业他就去打工了,在一家网吧当网管,但赚钱太少,他索性辞职自学网络技术,悟性很高,却把自己害了。据警方说,叶某在看守所里仍在继续自学编程。

  16岁上海少年赵星(化名)黑了多个日本购物网站,窃取并倒卖6000余张信用卡信息,非法获利22000余元。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工家庭,觉得与不知柴米油盐贵的同学话不投机,更愿意一个人待着,迷上电脑和黑客技术后,觉得只有网络世界是没有等级的,他能从中找到更多尊严和乐趣。

  17岁嘉善少年黑客吴某搭建特价机票钓鱼网站,2个多月卷走100多万元。他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动手能力,家里的电视机、电脑等电器都被他拆了又装上,初一时放弃学业一门心思学习黑客技术,第一次“实战”是为女友网购买到假货黑了对方的网站。

  “我不喜欢课堂上学的知识,我只喜欢电脑技术。当我三年级第一次凭自己的实力破解了电脑开机密码后,我就对网络黑客特别感兴趣。我认为黑客就是破密码、盗号、卖装备。在网上,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很多"客户"。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盗来上百个QQ号,我上月还从"地下城与勇士"里盗来一件宝物卖了800元钱。只要运气好,每天赚1000元没问题。”这是一个名叫“冰冰”的少年黑客的自白。

  “多数黑客都有天才的感觉,很小的时候就对计算机非常熟悉,学习技术也很努力刻苦,他们是出于对技术的爱好。”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吴兴民说,“我们现在整体对他们的评价有偏颇,一味地认为他们就是"坏蛋",就是"盗窃犯"。”

  吴兴民在国内五大黑客论坛潜伏三年,对两个黑客QQ群进行了近一年的观察,用三个月时间日夜跟踪记录,又与多名黑客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内心,试图找到方法,引导少年黑客走向“正途”。

  狂热的“黑客精神”

  “黑客是一种精神。在研究过程中,我不断接触到这样的观点。”吴兴民说,这种观点认为,黑客既不能用“入侵者”来形容,也不能用“技术爱好者”来介绍,它其实是一种精神表征,是一种狂热、执着、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无论是高手还是菜鸟,都将学习看作第一要务。而成为一名优秀黑客的许多精神—敢于冒险、极端自信、搞破坏并搞明白的驱动力、被认可的愿望—不少成功企业家身上也有,但这些精神也让黑客离犯罪仅一步之遥。

  多次侦破“少年黑客”案件的警察回忆,他们曾前往一名少年黑客的住所依法搜查取证,搜到的东西让他们“惊呆了”:卧室里的橱柜、床铺上摆着《编程之道》《数据压缩技术原理与范例》等电脑软硬件技术书籍60多本,还有包括邮政储蓄卡在内的全国各商业银行储蓄卡资料,各种储存有编程资料信息的软盘6张以及12页密密麻麻写有各种数据公式的稿纸。

  “如果不是办案,看到这些数据和公式,我宁愿相信,我发现了一位计算机天才!”办案人员说,他们后来从一个老式废旧收音机里找到一个磁条读写器和一沓人民币。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