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社科联2016年工作务虚会:发挥好凝聚学界的桥梁作用

25.01.2016  16:48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出席会议并讲话

1月21日,市社联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暨2016年工作务虚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专职副主席刘世军,原党组副书记桑玉成,以及社联中层以上干部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部署、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打造有上海特色的新型智库等议题进行了讨论。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季桂保、市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安方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强调,社联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群团改革的部署,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抓住社联换届工作的契机,谋划新年开局工作,以创新改革的思维推动制度创新,切实发挥好社联凝聚学界、联系学界、服务学界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社联长期以来形成的“三为服务”,“四个作用”,“五大平台”的工作定位和格局,以及一系列工作载体、项目,需要做好总结评估:一是看看是否存在不适应,是否面临发展瓶颈,是否效果递减,是否需要调整。二是思考社联和学会的学术活动如何区别于高校和研究机构,如何体现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三是社联在学术资源配置上,如何体现公共性,如何避免行政化、指令性。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社联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运用好社联的学术资源,积极引导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宣传贯彻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着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学习、贯彻工作,全力推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在深化社联“五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有社联特色的新型智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更好地为党和政府部门做好决策咨询服务。

燕爽同志在发言中归纳了社联的“三种存在”,一是作为学术联合体的存在,社联是政府授权的机构,代行政府职能。二是作为社会科学主体的存在,要充分挖掘社联跨学科、跨部门、跨界别的优势。三是作为机关的存在,社联应加强机关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增强政治责任、提升服务意识,激发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力。他谈到:“秦绍德主席在我来社联任职的会上,有很好的讲话,其中说到社联一是要有领导的自主性,二是要有影响的代表性,三是有引领的服务性,这段话讲得非常到位。我建议大家在谋划新一年工作时,认真学习中央群团改革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结合应勇同志讲话、秦主席讲话,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更紧密联系社科界各路大军,共同推进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

会议由市社联专职副主席刘世军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