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版《神雕》没那么糟糕 陈晓:成为90后的记忆

11.01.2015  13:21

    和于正前几部作品一样,《神雕侠侣》从开播至今,就一直在质疑声中“且行且珍惜”,当之无愧地成为跨年度的话题剧。

  在很多观众看来,于正版《神雕侠侣》最大的特点就是从武侠剧摇身一变成为偶像剧。在打造这个“现代爱情故事”的过程中,主创们融入了许多时下年轻人最喜欢的元素——比如将爱情戏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将文绉绉的对白改写得更加现代化;将剧中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重塑……但这种改动恰恰是招来吐槽声的发源地。   近日,新版《神雕侠侣》导演、被誉为“古装偶像剧教母”的李慧珠以及主演陈晓、陈妍希接受了信息时报记者的专访,分享了这些改动的初衷。   在他们看来,于正版《神雕侠侣》的创作是一次瞄准市场的行为,目标受众是年轻人群体。陈晓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心里膜拜的版本,我们这一版《神雕侠侣》将会成为90后这一代人的记忆。”   回看以往各个版本的《神雕侠侣》,会发现这些雷区并不是于正版独有。重翻一次以往版本的旧账,也许你会发现,其实,于正版的《神雕侠侣》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改编初衷一:选角契合年轻人口味   现状:陈妍希被女配角们“秒成渣”   为了包装这个“现代爱情故事”,新版《神雕侠侣》在角色的选取上花费了好多心思。   主演陈晓和陈妍希都各自拥有大批拥趸,其他角色上,张馨予、陈翔、赵丽颖、董璇等人的颜值,也毋庸置疑。新版《神雕侠侣》本是有潜力成为“不看实力看脸蛋”的古装偶像剧,无奈从发布定妆照开始,对小龙女饰演者陈妍希(上图)的质疑声就呈现出“根本停不下来”的态势。   就演员自身而言,观众认为陈妍希的包子脸与金庸笔下的“轻功上乘、体态轻盈”完全不沾边,连导演王晶都忍不住在微博上吐槽:“那么胖的小龙女?”而随着同剧其他女演员的相继登场,陈妍希就始终处于被“秒成渣”的劣势地位。   从张馨予饰演的“大恶人”李莫愁的走红开始,配角就一直在抢戏;到后来饰演程英的赵韩樱子摘下了面具与杨过对视时的惊艳亮相,让网友再一次忍不住大喊:“赵韩樱子,你应该去演小龙女才对啊!”   主创有话说   看中陈妍希“偶像剧女主角”的气质   有陈玉莲、李若彤等版本的小龙女珠玉在前,相比之下,选择陈妍希是否错了呢?毕竟,陈妍希最让观众熟知的形象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沈佳宜。   导演李慧珠则有着与网友不一样的见解,“不同的人去演同一个角色,要给观众新鲜感,要不然重拍就没有意思了。陈妍希身上有偶像剧女主角的气质,像邻家的小妹妹,开心就笑,不开心就板着脸,我们看中的就是她的这一点,选择的时候从来不去考虑她是否会受到争议。”   而作为有争议的女主角,陈妍希坦言,在投入到角色的初期,她曾因外界这些吐槽的声音而一度情绪低落,“那时候其实有(心理)落差的,有点难过,对演这个角色没有自信。但是马上就要开始电视剧的拍摄了,不能让糟糕的心情影响到拍摄。”所以在拍摄期间,她积极瘦身,“吃的方面会特别节制,饮食几乎都是没有加调味料的东西。”   雷点科普   在选角上,任贤齐才是争议声中的大boss   其实,《神雕侠侣》作为金庸最受欢迎的武侠小说之一,屡次被搬上荧幕,每次选角都或多或少会收到原著党的反对声,毕竟最完美的角色存在于书迷们无限美好的想象中。   即使是如今受认可度最高的李若彤版小龙女,当初在定妆照前也有观众认为她外貌太像外国人,与小龙女气质不符;吴倩莲版的小龙女,也曾因皮肤太黑被吐槽是“来自非洲的小龙女”;至于1976年佳视版的《神雕侠侣》,“小龙女”李通明那张可爱的圆圆脸,包子程度不会比陈妍希逊色。   细数《神雕》历年版本中吐槽声最多的演员,还要数任贤齐饰演的杨过。   虽然在歌坛上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任贤齐进军电视圈却一直反响平平,楚留香、令狐冲、杨过都演过了,演技始终“差评”。他出演的杨过还被网友评价为“杨过的情深,杨过的洒脱,杨过的英挺,任贤齐一样都没有”。   有网友看了他那版的《神雕》后,将其定义为“二愣子杨过”,认为他从来没有融入到角色中,甚至建议“小龙女还是和尹志平在一起好了”。从外貌到表演功力,任贤齐都不被接受。   改编初衷二:演员要对角色有新注解   现状:小龙女是傻姑,杨过像韦小宝   于正版《神雕侠侣》是根据2004年金庸新修版的原著小说改编的,而这一版小说的最大特点就是杨过与小龙女之间的情感变得奔放而直白,杨过的人物性格也变得更加风流倜傥,与程英、陆无双、郭芙甚至包括李莫愁的感情戏都有所加重。   为了契合新修版原著的风格,陈晓和陈妍希都对角色加入了自己的新见解。   本是为投年轻观众的喜好而做出的改动,结果却引来了原著党或者以往旧版本死忠粉的疯狂吐槽。   对于陈妍希扮演的傻里傻气、爱笑不能自拔的姑姑,那个“为娱乐圈操碎了心”的王思聪,也在微博上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陈妍希的傻姑演得挺不错。”   有网友总结这一版小龙女的表现就是“吃饭睡觉找过儿”,没有存在感。而杨过在陈晓的演绎下突出了风流倜傥的一面,轻佻的他一边嚷嚷着“只爱姑姑不变心”,一边看见美女就上前示好,网友只好替那个总是失踪的小龙女念叨:“姑姑自求多福吧。”   主创有话说   小龙女、杨过活泼的一面都被放大   对于新版《神雕侠侣》中角色的全新诠释,导演李慧珠解释到,这是导演、编剧和演员三方努力的结果,“观众看到的全新面目的杨过和小龙女,甚至是李莫愁,都是他们性格中的一面,只是我们把它拉出来,放大了。”   至于网友认为杨过风流堪比韦小宝的说法,李慧珠并不同意,她说:“杨过和韦小宝不一样,你看金庸的小说就知道。杨过是一个喜欢玩的小孩子,从古墓走出来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我们只是把杨过活泼的一面拉出来而已。这样的杨过观众觉得新鲜,观众喜欢就够了。”   陈晓自己的看法则是:“我演的杨过,真正的书迷不会有太多负面的声音,我说的是真正的书迷。因为杨过在当时的武林里就是这样一个人,甚至很多人觉得他下九流。”   那为何会打造一个这么活泼的姑姑?李慧珠解释道:“其实小龙女就是一个不懂事的女生,从小被关在古墓里,当她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就会新鲜;和自己喜欢的男生在一起,就会表现出少女的一面,这是人的本性。我们只是把小龙女的这一面展现出来给大家看,让观众知道,原来小龙女也会笑。”   雷点科普   黄晓明的咆哮才让人刻骨铭心   如果说于正版《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傻笑一直在你的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话,那你一定没有看过张纪中版《神雕侠侣》中黄晓明饰演的杨过。“教主”黄晓明版的杨过以“咆哮”发家,在雷人程度到达巅峰之际,大有超越“咆哮帝”马景涛的趋势。   当时有网友曾吐槽,黄晓明常常会在剧中毫无征兆地跳出来乱蹦乱叫。有一次姑姑出走了,杨过对着众人大喊10遍“我的龙儿呢”,震撼程度犹如地动山摇。   最为吐槽者津津乐道的是,在杨过与小龙女最后重逢的那一场戏中,黄晓明原地拉着飞起来的刘亦菲转圈,然后又在空中不断翻着跟头直至扎入水塘,期间发了疯似地喊:“姑姑,我好快活啊!”   别说黄晓明饰演的杨过被批“毫无内涵”,就连现在观众觉得看着顺眼的刘亦菲版小龙女,当时也备受面容“稚嫩”、演绎“面瘫”的争议,甚至金庸都站出来说:“刘小姐很漂亮,但不敢做表情。”这么一比,陈晓和陈妍希演绎的杨过与小龙女,是否更好接受了呢?   改编初衷三:现代化的台词更接地气   现状:虐心台词赶超琼瑶剧架势   新版《神雕侠侣》播出以后,现代化的台词“先声夺人”,成为吐槽军团集中进攻的对象。在前几集的“李莫愁传”中,李莫愁与陆展元邂逅时,陆展元对李莫愁说“你看着我的眼睛”,而李莫愁则回应“好小的眼睛”,对话让人哭笑不得。而且两人的交谈还出现“老婆”、“初吻”等表达,完全就像现在的90后在谈一场旁若无人的恋爱。   黄药师与梅超风也有大尺度对话,梅超风对师父黄药师说:“你要我吗?那把我抱走吧。”网友求救:“这古装剧的台词太过于奔放,快把我雷疯了。”   此外,新版 《神雕侠侣》的台词虐心程度,大有超越琼瑶剧的架势。   在杨过爱的告白中,有以下句式可供恋爱中的的男青年参考,“过儿要娶你为妻,终生要爱惜你、保护你,永远永远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开了”、“就算再过一百年一千年,我们俩都变成灰了,我们的灰也要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的台词还一度让观众跳戏到《还珠格格》,当公孙策救出了走火入魔的小龙女以后,小龙女竟然说“磐石无转移”。这句话紫薇在身世揭晓时也曾问过皇上:“蒲草韧如丝,磐石是不是无转移”,以致于机智的网友好想接下一句:“你就是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主创有话说   多加幽默感,部分属演员临场发挥   至于这些现代化的台词从何而来,李慧珠解释道,一部分是于正剧本中的设计,还有一部分是演员和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临场发挥。   她说:“于老师剧本中的台词本来就现代化一点,特别是年轻一代演员的台词。我们拍戏的时候就在想,要不要多加一些幽默感,不要那么文绉绉的,于是就一起创作了这些偏年轻化、口语化的对白。”   情侣间的现代化对白,无疑增强了CP感。剧中,陆无双对杨过的大呼大喊,总是质疑对方占自己便宜,而杨过则一个劲儿地调戏她,称她为“媳妇儿”,这段小情侣间的打情骂俏,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李慧珠透露,他们将陆无双塑造成一个刁蛮、活泼的辣妹子,与原著的形象大相径庭,再配以现代化的对白,与杨过之间欢喜冤家的化学效果就出来了,“我们就希望大家看这部戏的时候是开开心心的,觉得挺好笑的,这就够了。”   雷点科普   任贤齐版杨过的对白也五雷轰顶   每一版《神雕侠侣》的改编,编剧、导演、主演都可能对台词做二次加工乃至N次加工,但这种加工想必是符合该版本的人物性格的。而对台词的加工,则是迎合市场喜好最直接的探索方式。在任贤齐版《神雕侠侣》中,他饰演的“傻杨过”,台词也充满了傻气。这些台词若在如今看来,也属“五雷轰顶”之作。   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任贤齐在与吴倩莲饰演的小龙女初次相遇时,就曾蹦出一句“李莫愁是个大坏蛋”。任贤齐说话时的娇嗔表情,让人忍不住接上一句:“过儿乖,过儿不怕,姑姑在。”   改编初衷四:爱情故事要饱满   现状:《李莫愁传》、《洪七公传》轮番上演   新版《神雕侠侣》播出之后,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爱情戏被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新版以李莫愁和陆展元的爱恨情仇作为开篇,一演就是4集;而王重阳与林朝英、洪七公与新添人物秋意浓、黄药师与梅超风、欧阳锋与嫂子阿雪等爱情戏份,也占据了重要的篇幅。网友忍不住问:“《李莫愁传》、《洪七公传》等外传轮番上演,说好的《神雕侠侣》呢?”   事实上,加重了配角的爱情戏份,也让观众对剧中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入,其中效果最明显的就是李莫愁。   李莫愁和陆展元的故事被提至开篇,并详细交代了两人的相识、相恋到相互憎恨的过程。张馨予与陈翔的CP感太浓,让观众意识到,原来李莫愁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坏女人,她也有可怜的一面。剧集播出后,连张馨予都忍不住发微博统计:“有多少人对我黑转粉。”只是,也有观众认为,支线的故事越动人,就越显得主线薄弱。   主创有话说   爱情是“甜品”,武侠才是“主餐”   在收到于正的剧本时,李慧珠就注意到其中加了许多爱情故事,她最大的感受是新鲜。“金庸这部小说我看过好几次了,我觉得武侠片多加点爱情戏,是一种很新鲜的写法。金庸对洪七公、欧阳锋、东邪黄药师等人物的爱情线,其实都有交代,于老师建议把这些爱情戏都拍出来,让观众知道原来这些人物也有一段情。”   对于爱情戏的深入刻画,李慧珠想呈现给年轻观众的是:“《神雕侠侣》里面有很多爱情故事,每个人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爱情有很多种变化,有爱、有恨、有遗憾。我们把不同的爱情观呈现给观众,对我们来说是挺过瘾的。”   但是,李慧珠强调,作为一部武侠小说改编的剧集,武侠元素依然是“主餐”,将这些支线的爱情戏刻画得这么饱满,是为了给这部武侠片添加一些“甜品”,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她说:“观众往后看就会知道,武侠元素一样也不缺,武侠和爱情是平衡的,支线(人物)的这些爱情故事只是甜品。一部戏如果缺了爱情故事,只有武侠的内容,会很闷。”   那怕不怕配角们的故事太丰满反而削弱了主角们的光环?对此陈晓和陈妍希都信誓旦旦地说:“这是不存在的问题。”   雷点科普   任贤齐版狂删减角色,3集就能弃剧   于正版的《神雕侠侣》加入了支线的爱情戏,可谓是给原著做了“加法”;1998年任贤齐版本的《神雕侠侣》,编剧博华则是给原著做了减法。其中,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裘千仞等角色皆未出场,有些人仅在对话中提及。网友吐槽称:“剧情被制作方大刀阔斧地乱砍一通,看了很久才发现自己看的是 《神雕侠侣》。”在这部被评价为3集就能弃剧的电视剧中,唯一流传甚广的就是片头曲《任逍遥》和片尾曲《伤心太平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