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沙河辛村建起“乡村记忆馆”

27.03.2015  11:39

  为了在城镇化建设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近年来,不少地方建起了乡村记忆馆。作为乡土文化的载体,乡村记忆馆在留住乡愁、保护农耕文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建馆立舍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管理好乡村记忆馆才是关键。

  给记忆馆配备讲解员

  老式电话、缝纫机、二八大梁自行车、织布机……在德州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的乡村记忆馆中,陈列着2000多件现在很少能够见得到的老物件。

  “搜集这些东西,没花太多精力。以这个织布机来说,有位老人有这个织布机,别人高价收购,她没舍得卖,但是听说建了这个馆后,就主动送了来。”指着馆内一架老式织布机,记忆馆负责人李成强说,“大部分物件都是村民捐献的,他们希望将记忆留住。”

  “我这辈子挨过饿、挖过野菜,也经历过农村合作社和‘大包干’,虽然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可回忆起来,就像发生在眼前。”在村里生活了近60年的于正花为记忆馆的建设跑前跑后,他指着展览室的耧车和耙子,“看到这些,就能想到过去。”

  春节期间,13岁的姜明星第一次随父亲回老家过年,乡村记忆馆里,父亲禁不住感慨,但他弄不清“耧车”和“爬犁”的用途。针对这种情况,泰安市羊流镇为官路村乡村记忆馆配备了一名解说员,为前来参观者讲解本村历史和民俗。

  村史展示引起游子共鸣

  “西寨豆腐,健康长寿”,这是流传在荣成市西火塘寨村(当地人简称西寨)的一句俗语。在过去,西寨村的农业并不发达,村民们为了生存,80%的人以卖豆腐为生。在西寨村乡村记忆馆里,不仅有古老农具的展示,还情景再现了“花裤子卖豆腐”的故事,讲述了西寨村民以卖豆腐为生的历史往事,以墙绘的形式向人们讲述了传统豆腐的制作工艺。

  早在2014年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的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就曾指出,该工程要保护的对象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建筑和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生产遗物遗迹等实物,以及“有形”遗产所承载的乡土生产习惯、节庆习俗等“无形”遗产。

  走进西寨村乡村记忆馆“历史印记”展厅,墙上挂满了西寨历年来获得的锦旗,讲述了西寨的特色文化,勾起人们世代的乡村记忆。“在展厅内展示村史、村情,能够增强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觉和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威海市政协委员曲波表示,对本村文化和荣誉的认同就像一根线,“在外的游子即使走遍天涯,也对故土魂牵梦萦。”

  馆舍建设不能“一刀切”

  大学生张德强对于村里新建的记忆馆并不感冒,“展厅里的农具我都见过,但没有太多回忆。”他始终觉得,村东头的“大湾”消失得很可惜,“小时候,夏天,和小伙伴在湾里捉鱼,我们站在湾边的歪脖儿树上,往水里跳;冬天,在结冰的湾面上滑冰。”张德强口中的“大湾”随着沙河辛村的扩张,逐渐被填平,盖上了房子,随着大湾消失的还有湾边的那棵歪脖儿树。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村里集体放电影,在村北边的大场院里,全村老少都搬着板凳到那儿看。” 27岁的村民谷振龙说。

  “乡愁是一种情愫,要将这种情愫具象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临沂市博物馆副馆长李斌看来,留住乡愁更重要的是留住那份对故土往事的眷恋,保住村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一座祠堂、一块石碑、一棵古树、一座戏台,甚至一套碾盘等,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乡村记忆的文化符号。”

  采访中,一位专家表示,要警惕把乡村记忆馆做成形象工程,馆舍的建立要因村制宜,不能“一刀切”地规定馆舍面积以及陈列内容,“弄两间屋,放点老物件,留不住乡愁,真正能承载乡愁的东西不是冰冷的展览室,而是村里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