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郝家镇农民致富新引擎

11.12.2015  09:49
>

  12月3日,初冬的垦利县郝家镇,阳光普照,暖意融融。刚走进前缪村缪庆文的家,院子里存放着的一个“大家伙”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是一辆现代化小麦收割机。“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十来万元的机器不是想买就能买得起的,现在好了,政府有农机补贴,自己花几万块钱就能买到,不光自己收庄稼方便,还能有一部分经济收入。”说起购置的农机,缪庆文打开了话匣子。他去年在政府农机补贴的帮助下购买的小麦收割机,为他带来了3万余元的年收入。

  “十二五”期间,郝家镇始终坚持把农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来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科技化程度不断提升,科技成为农民发家致富新“引擎”。以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该镇把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条件和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作为着力点,综合施策,持续发力,推动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农机的广泛使用和推广,让郝家镇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而农业技术的提升和融合,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走进垦利县郝家镇耿家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一排排蔬菜大棚映入眼帘,浓浓的蔬菜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据介绍,这些大棚,全部采用了无土栽培和滴水灌溉技术,生产的蔬菜绿色环保,为菜农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在做精农业的同时,该镇建立各类合作社,引领群众走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努力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各类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余家,农业园区发展到20多个。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扩大了种养规模,而且效益凸显,成了农业发展的顶梁柱,农民致富的主心骨。

  在郝家镇,网络也慢慢成为农业产品营销的捷径,进一步开拓了销售渠道,农民增收路越走越宽。“村民只要告知所出售货品的数量、价格,剩下的全由我们工作人员负责。”运营郝家镇“e村驿站”的东营市丽日锄禾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宫汝成说。

  郝家镇通过政府搭台、合作社为主力,探索出一套“互联网+生态农业”的有效模式,随着“今日郝家”等微信公众号的开通,“e村驿站”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营,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出现在郝家镇的生态农业产业中,生态观光园、农家乐、果蔬采摘、特色农产品等统一上线,郝家镇生态农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