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空难中失爱子 当志愿者抚慰台湾空难遇难者家属

12.02.2015  12:21

    七个月前澎湖空难中失爱子 如今忙碌在复兴空难现场的“机长妈妈”

  这7日,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地区除动用了超过7000人次争分夺秒搜救外,还有大量志工。他们在救援现场、医院、酒店、殡仪馆等地,帮助维持救援秩序、提供物资,安慰陪伴罹难者家属。   年过花甲的慈济志工张宝秀就是其一。她的服务工作是安抚陪同机长廖建宗和刘自忠的妻子,抚慰他们的心酸。   实际上,张宝秀本人也是空难罹难者家属。在7个月前的澎湖空难,她的二儿子、复兴航空公司的副驾驶江冠兴在事故中去世。     花甲之年丧子,本是人间巨痛。但当空难再次来临时,张宝秀选择第一时间赶去现场,安慰罹难者家属。   她说,空难的痛,犹如心底被狠狠打过的重拳,旁人无法理解。唯有把她自己走过的路讲给其他罹难者家属听,才能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文/广州日报记者王丹阳 发自台北   2月9日晚,67岁的台湾志工张宝秀一个人开车,花了40分钟从新北市的家开到了台北市第二殡仪馆。   热心志工   跑去坠机现场喊“机长儿子”   自2月4日台北空难发生后,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她来回奔波在家、殡仪馆、空难事故现场之间。   这位面相和善、对人爱微笑的老太太,作为慈济志工,准备参加台北复兴空难罹难者的“头七”法会。   在台北的寒夜中,张宝秀身着深蓝色外套、黄色志工标志马夹,一头花白的头发整齐地盘在脑后,鼻梁上一副红色镂花的老花眼镜,看见熟人会眯眼微笑。   不认识她的人很难想象,在不到7个月内,这位被复兴航空所有年轻机长称为“妈妈”的人,走过的坚强心理之路。   她的儿子是7个月前空难罹难的复兴航空副驾驶,她的儿媳,作为复兴航空空乘人员,在丈夫空难后依旧飞来飞去工作。   2月4日中午11时,退休在家的张宝秀在看电视,突然新闻插播有关台北复兴航空空难报道,她的心再次难受起来,内心期待不要有人受伤。   那天下午,她和其他志工一起跑到台北基隆河边的坠机现场,在寒风中,祈祷快点找到生还者。   “建宗,自忠呀,我是你们的妈咪呀,我是江冠兴的妈咪呀。你们已经完成飞行任务了,家人都在岸上等你们,回家吧。”张宝秀说在寒风中对着江面呼喊两名飞行员的名字,那种感觉让她想起了7个月前,自己呼唤儿子回家的感觉。   在当晚,两名机组人员的遗体就被发现,并送至殡仪馆,在2月9日和10日火化。   “机长妈妈”   7个月前的那场撕心之痛   去年7月,复兴航空GE222在台风暴雨中,从高雄小港机场飞往澎湖马公机场,最后偏离跑道坠毁在湖西乡西溪村。这场让台湾人印象深刻的惨烈事故,共造成机上48人死亡、10人轻重伤,正副驾驶与2名空服员全部罹难。张宝秀的二儿子、39岁的江冠兴就是这班飞机的副驾驶。   至今,张宝秀的手机背景和相册里还是儿子的照片。   照片里,一个特别阳光、爱笑、喜欢小动物的中年人,却有着孩子的表情。39岁的儿子给67岁的妈妈用“line”发了他和机组人员一起吃草莓冰淇淋、去日本唐人街吃美食,还有他作为机师被授衔的照片。   这个儿子在她的5个孩子里排行老三,是最爱笑又长得跟她最相似的。从小,江冠兴就有一个“飞”的理想。他在小学的作文里写着,自己长大当飞行员。9年前,30岁的江冠兴退伍后,自费去美国、澳大利亚7年,边打工边学习驾驶,并在2年半前加入复兴航空公司。   没料到,他的飞行之梦在澎湖空难中戛然而止。   张宝秀记得,把儿子的骨灰从澎湖运回新北的家后,很多复兴航空的机长和驾驶员,熟悉的不熟悉的都来她家慰问,那些高大帅气的飞行员抱着身材娇小、满头白发的她,亲切地在她耳边用台语叫“妈咪”。   “大家都叫我‘复兴妈妈’,因为所有的机长都是我的儿子。”张宝秀说。   心理疏导   与机长太太聊到半夜   在空难的第二天,张宝秀赶到了台北第二殡仪馆。陪同台北空难机长廖建宗的太太。   那一天,她一直陪着她,安抚她,一直在罹难者家属下榻的酒店聊到了晚上11时。然后,张宝秀再自己开车回家。接着是第二天、第三天……直到2月9日,像家人一样再次送别“一个儿子”。   熟悉的一幕幕又再次在她眼前闪现:家属的放声痛哭、辨认尸体、对无常事故的困惑、悼念、处理后事、对未来担忧。   这些还是会让她难受,但她想到了自己痛哭被志工抚慰的感受。   张宝秀说,她能给家属做的就是分享自己的这种伤心体验。   “旁人如果没经历过这种痛苦,其实是没办法去安慰别人的。”张宝秀说,必须感同身受,才能帮别人解开心结。   聊到最后,机长太太问张宝秀:我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生活和人生所有的依靠,未来走不下去。   张宝秀回答,你还有儿子,把儿子抚养大,完成学业是你的责任,他也是你的生活依靠。   到最后,一直在哭的机长太太不哭了,她认真地拜托张宝秀:那也请你儿子照顾好我先生,让他们手拉手在路上,做兄弟一直作伴就不会孤单,相互照应。   到了第二天一早,仿佛释怀的机长太太叫张宝秀“妈咪”,开始跟她商量办理后事的问题。   抚慰家属   他们其实在另一个世界“飞行”   对于罹难的副驾驶刘自忠这个“儿子”,张宝秀更是熟悉。刘志忠和她的儿子江冠兴不仅是同事,还曾经一起去国外学飞机驾驶,一起挨过苦才回到台湾当飞行员。平时,两家人的关系非常好。   “自忠是一个非常阳光和优秀的人。”张宝秀说,从7个月前儿子出事,她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人那么好,为什么出事的是他们?   这也是她要给其他两名罹难机长家属回答的问题。   “我常常说我儿子很阳光、很健康,尤其特别帅,那么好的一个人刹那间没有了,你受得了吗?”   张宝秀说,最后帮她走出来,给出问题答案的,是人对生活向前的动力和信仰——“面对生命无常,这是自然法则,每个人都会碰到,都要接受”。   张宝秀和其他机长家属一样体会飞行员的辛苦,飞行员看似光鲜的职业,却非常辛苦,1个月没有几天休假,基本都在天上飞。   她告诉罹难家属与其哀痛,不如想象亲人们去了另一个世界,快乐地像天使一样在“飞行”。如果想象儿子们去美国飞行工作,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反而会让人心里舒服点。   而对于接连发生两次空难的复兴航空,张宝秀说灾难都是突发,不会埋怨复兴航空。因为航空公司其实也没有头绪,管理层、员工都不希望碰到这样的事。   “出了空难,复兴也会内疚。这种内疚会让他们去不断改正,让更多人安全出行。”张宝秀说,与其埋怨纠结,不如把正能量传播出去。   忙完志工工作,回到家中,张宝秀还会不时地望望桌子上摆着的儿子的照片。   照片前是儿子最爱的飞行肩章。她相信,他和复兴航空空难中的兄弟姐妹,在另一个世界会像天使一样飞行,继续实现梦想。   对话张宝秀:   有些痛苦   必须感同身受   广州日报:这几天你的志工工作是什么?   张宝秀:其实志工工作不止是我一个人在做。大家都在帮忙,我是负责抚慰罹难飞行员家属。因为我曾经是罹难机长的家属。我的家人也会事发后几个月还吃不下饭,也会一遍遍问为什么是他。   广州日报:之前作为罹难者家属和做志工有何不同?   张宝秀:其实,心痛是一样的,我的感觉就是像失去自己的儿子那样。不同的是对待灾难的态度。   广州日报:怎么抚慰遇难机长的家人?   张宝秀:我跟她讲,人生其实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只不过这次被我们遇到了。虽然他们的人生很短暂,但他们生命有宽度也有深度。   当时,我看到自己儿子遗体时,他的手还是弯的,紧紧地握着操纵杆。这次飞行员也是在最后一刻还紧握的。   这些飞行员,他们为了旅客的安全,做了不愧于自己责任的事。他们的精神,作为母亲我也赞叹这种伟大。   广州日报:你是志工,也是罹难者家属,你怎么安慰自己?   张宝秀:生老病死,是不变的道理。有生就有死,每个人都会面对。   生命无常,懂得自然法则,是人生的必经过程。只不过是人生这辆车,每个人的下站不一样,有远有近。   像我自己除了思念,我会转移注意力。去参加志愿工作,给自己责任。我就是逼自己去做一些事。   广州日报:但是作为志工又再经历一次心痛,不怕吗?   张宝秀:还会痛,有时还会不舍对亲人的爱,但既然生命无常,每个人生命无法掌控,我会接受现实,还扛得住。我现在会很正面、很理性地去做事。在我作为罹难者家属时,也有志工陪伴我。   有些痛苦必须感同身受,虽然别人会安慰你,但只有你跟帮助的人在同一个痛苦线上,说的话被帮助的人才会觉得你讲得对。   广州日报:现在还会想念儿子吗?   张宝秀:会。我觉得他还是在我身边。有时,在家我会穿着他的衣服,请他吃饭。对着他的照片跟他说话,聊聊天。有时摸摸他的照片,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好帅。作者: 王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