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模式 烟台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实现“六个转变”

11.11.2014  12:54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以来,烟台市城管局将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抓手,全面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启动并在市区全面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实现“六个转变”。
        由“治标”管理向“治本”管理转变,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理目标。近几年来,我市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亚沙等重大活动,每年在市区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环境脏乱差问题。但从成效看,每年的整治活动往往都是运动性、突击性、阶段性的短期治理,只注重了“治标”未达到“治本”的效果,未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模式。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初,市城管局在专程赴西安等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工作重心全面转向精细化管理,研究并提请市政府转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将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市排水、公共广场、城市供热、供水、燃气管理以及城市防汛、清雪防滑等15大类78个方面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分别确定了管理目标、管理标准、管理措施和考核计分办法,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管理体系。2014年1月份开始,组织各区城管部门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围绕78个方面的管理标准逐个领域排查,逐个项目整改,逐条道路整治,逐个问题解决。每项整治工作结束后,立即转入精细化管理模式,按照标准要求加强管理,做到整      治一项、巩固一项,整治一片、巩固一片。市城管局组成7个检查组和5个督导组,每天巡查、每周督导、每月检查考核,考核成绩每月通报,逐级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将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
        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目标。今年以来,烟台市城管局一改过去只强调城市环境“洁绿亮美”笼统定性的做法,用统一、定量的标准来约束、衡量管理成效,将城市管理行业15大类、78个方面的工作进行统一规范,编发《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标准》手册,将城市管理每个小项工作进行细化,责任到站所、到人,量化考核指标,严格按标准考评。如道路保洁工作,明确提出定量指标,实行两班制作业,人均保洁面积不大于5000平方米,每天保洁时间不少于16小时,每日机械清扫2次,洒水2次,每周高压冲洗1次。道路养护工作,要求组建至少5个精细化养护小组,每天巡查修复2次以上,主干路路面完好率98.5%,次干路完好率98%,街巷完好率90%以上。市政设施管理工作,要求井盖丢损、更换1小时内完成,检查井维修2.5小时完成,责任内污水外溢3.5小时完成。道路清雪,晚上降雪第二天7点前道路无积雪,车行道离路沿石1米内禁止撒融雪剂等。通过制定量化、规范的管理标准,改变了过去靠经验干工作的粗放管理模式,提高了干部职工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规范管理的意识。
        由“指令”管理向“实时”管理转变,实现信息化、集成化管理目标。今年以来,烟台市城管局要求市区城管部门将数字技术、网络信息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到城市管理各领域,对照精细化管理检查标准和时限要求,快速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目前,已在市区主要供水企业建立了远程调度控制中心,在城市供热、供气以及环卫作业、市政养管行业建成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远程控制技术,对集中供热、供水和环卫作业、养护作业车辆进行GPS定位、远程监测和实时调度管理。芝罘区为执法队员配备了200余部执法通,专线接入数字城管专网,实现移动执法、快速处置;牟平区完成视频监控系统与OA自动化办公系统、数字环卫系统的整体对接,大大提高了指挥的实时性和调度的准确性。初步统计,通过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各管理单位压缩转岗一线管理人员10%以上,工作效率提高30%以上,改变了过去靠人工跟踪管理、逐级指令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时效意识、精准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市城管局结合智慧城市试点,积极推动智慧城管建设,在数字城管的基础上,探讨融合市政、供水、排水、供热、燃气以及城市防汛、道路清雪防滑等    远程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城管信息平台,统一调度、集成管理、快速处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
        由“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转变,实现法制化、制度化管理目标。多年来,城市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以人管事、以人管人”的管理思路,采用运动式、机械式、游击式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依法、依规、以制度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针对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烟台市城管局从抓行业规范管理出发,研究并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市区化粪池建设和管理办法》、《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市、区(县)两级城市管理事权划分和管理职责,并以此作为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载体,要求各级城管部门严格执行行业管理规定,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改进管理模式,推动“人治”管理向“法治”管理模式转变,形成依法管理、按规矩办事的长效机制。今年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中,针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管理难度大、易反弹的问题,市城管局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牟平区试点的基础上,市区全面推行城管执法划线定位管理模式,对便民摊点、各类亭棚、沿街农贸市场出入口等统一划线管理,定点、定时、定位经营。目前,已对市区456处便民摊亭、78处依店经营、36处摊点群、55处农贸市场出入口进行统一划线管理,有效规范了摊点的经营行为,杜绝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问题。
        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实现系统化、集约化管理目标。城市管理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涉及部门多、管理难度大,一些管理领域长期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等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市区城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今年8月份在芝罘区首先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47个部门和街道参加的城管委管理架构,建立了“区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街道具体实施,社区全面介入”的大城管格局,按照精细化管理目标厘清和卡实了部门、基层单位职责。城管委成立三个月来,部门、街道配合联动开展了马路市场退路进厅、僵尸车和流浪犬整治、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16项专项整治活动,清理各类卫生死角1250余处、1.5万方,对41家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单位下达了《限期治理决定》,清理僵尸车380余辆,收容流浪犬、违规犬2000余条,清理马路市场3处、摊点1120个,拆除违规、破损户外广告800处、5.5万平方米,解决了一批市民群众反映多年的管理难题,取得很好的整治成效。近期,市城管局正在筹备全市的城管委管理现场会,11月底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芝罘区大城管委管理模式,整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城市管理工作。
        由“全能”管理向“全民”管理转变,实现全民化、社会化管理目标。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烟台市城管局大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管”和社会共治、全民共管,发挥社会功能,提高管理效能,推动城市管理工作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从  “职能部门管理”向“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共同管理”转变。一是大力推行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今年以来,市区城管部门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全面实行管理体制下放,芝罘区、莱山区将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城管执法等事项全部下放到各街道、园区,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配套下放了相关人、财、物,明确属地管理职责,建立完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块为主、条线协同、运转高效”的管理运行模式。二是大力倡导群众参与、社会共管。今年以来,市城管局积极倡导“植树造林、美化家园”,组织了以“拥抱春天,播种绿色”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先后有1万余名市民群众踊跃参与,栽植树木1.6万棵。在大南山景区组织了1000余人参加的以“坚持群众路线,净化烟台环境”为主题的义务劳动,义务捡拾山体主通道各类垃圾,净化景区环境,市委领导对此专门作出批示,对我局践行群众路线、倡导文明新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各区环卫部门组织社会志愿者到街头巷尾宣传环卫保洁知识,引导市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共同关注、共同维护好城市环境。三是大力推行管理领域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运作。探讨运用多元化投资模式,加快相关管理领域对外开放,吸引民间资本、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层面培育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通过强化资质审批、严格运行管理和运用经济杠杆、市场化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单位、社会管理单位管理效能。目前,市区环卫保洁已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率达80%;园林绿化、污水处理、公厕管理、生活垃圾收运和餐厨垃圾处理等行业正在逐步推广市场化运作和管理对外开放,规范行业管理,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集约化管理。(  刘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