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七旬夫妻7米剪纸讲述"糖球"一段故事

20.10.2014  15:05

  昨日上午9时30分,山东青岛全市首座展示老手艺、老记忆的展览馆——“手工&记忆 主题展览馆”,在市北区阜新路街道恩波社区(康宁路27号)正式开馆。这个展览馆设定的首个主题就是糖球会,展出了300多个老物件。接下来,剪纸、刺绣、面人等老手艺都将变身“主角”,每个主题将在展馆内展出两个月。

   现场 市民捐出记忆中的海云庵

  昨天上午9时许,恩波社区原居委会办公室门前就热闹起来了。伴随着阵阵锣鼓声,筹备了3个多月的“手工&记忆主题展览馆”正式开馆。糖球会作为青岛本土的重要节日,也是展览馆开馆后设定的第一个主题。在短暂的开幕式上,七旬老夫妻捐出了一幅7米长的剪纸长卷,记录了明清时期直到解放前的糖球会。 “老伴是唐山人,我是青岛本地人,我来回忆,他来剪纸。 ”杨月华和72岁的老伴刘尚仪很早就开始筹备,光手稿就改了3次,足足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制作完成。夫妻俩彼此配合着,去民俗馆查了史料后,在红纸上把比肩接踵的海云街、古色古香的海云庵、走街串巷的糖球人、推着独轮车的赶会人等老建筑和136个人物剪了出来。下一步,夫妻俩还准备用剪刀,把记忆中的糖球会一直剪下去,把解放后糖球会上出现的汽车也剪进去,最终拼接

  起来,讲述糖球会的过去和现在。

   研究 糖球会设课题将成册出书

  目前,140平方米展览馆内展出了300多个老物件,有糖球会1990年的首日封,还有1993年的海报。青岛著名连环画家周永生特意为展览馆创作了一幅工笔画 《海云庵糖球会全盛图》,画出了从明代至民国时期的糖球会。据展览馆馆长鲁汉介绍,在全盛图上还原了最早的糖球会,当时紧邻着大海,东边还有三座桥,还能看到背着草把子到处吆喝卖糖球的人。除了画卷和文字物件,展览馆还收集了当年糖球会上热卖的产品,展出了布老虎、瓷老虎、小人书等。“住在恩波小区,正好离糖球会会场非常近,从十来岁就开始逛。 ”看着老物件,65岁的靖淑兰告诉记者,自己家里还有在糖球会上花了几块钱买的一对布老虎,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糖球会将作为青岛唯一一个节日,在明年年底前集结成册出版,在我们展览馆内就可以看得到。 ”鲁汉介绍说,早在2012年初,国家级重大社科基金项目重点研究30个节庆课题,糖球会和春节等传统节日一样纳入了课题。鲁汉说,9月课题研究结束,记录糖球会来龙去脉的15万字论文也即将出版发行。

   公益 孩子去展览馆免费学手艺

  据了解,展览馆的糖球会主题展览,将一直持续到明年糖球会结束,接下来剪纸、刺绣、面人等传统的老手工艺品将成为主角,这里将涵盖全国的老手艺成品进行集中展示。在展览馆内,还专门开辟了一个房间作为教室,让孩子们来亲身体验各式各样的老手艺。鲁汉告诉记者,目前由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办事处买单,在展览馆内进行“薪火相传”传统文化项目,小村庄社区、恩波社区、康顺社区的孩子们都可以报名免费学手艺,每周至少上六节课。由青岛著名的手工艺人现场教学,让孩子们进行现场实践,作品将集中进行展示。

  据了解,展览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每周有两天休息。阜新路街道三个社区的孩子想学习手工艺可以到就近的社区居委会报名,其他社区的孩子们可以拨打电话报名参加:85768318。(记者 于波 通讯员 徐勇) 

  原标题【 青岛:七旬夫妻7米剪纸讲述"糖球"一段故事 】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