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计委出基准 医生收红包超5000吊销医师执业证

16.04.2015  13:05

  医生收“红包”,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情节严重标准是什么?《执业医师法》并没明确。15日,省卫计委公布了《山东省卫生计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以下简称“基准”),规范卫生计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非法收受患者财物5000元以上,吊销医师执业证。基准自2015年5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5月14日。

  “基准”列出了近三百种行为的行政处罚标准,例如《执业医师法》规定,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此,“基准”规定,医师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价值(货值)不足2000元的属于轻微,给予警告;2000-3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3000-4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7-9个月活动;4000-5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10个月以上1年以下;5000元以上属于特别严重,将直接吊销执业证书。

  《执业医师法》还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此,“基准”规定,医师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首次发现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给予警告;首次发现但存在或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经处罚再次发现的,责令暂停执业7个月以上9个月以下;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10个月以上1年以下;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直接吊销执业证书。

   结的红包

  患者千方百计送 医生绞尽脑汁躲

  齐鲁晚报济南4月15日讯(记者 李钢)“生孩子一般没什么问题,可一辈子可能就生一次孩子,万一有点意外怎么办?”在省城一 医院 产科病房走廊里,准爸爸孙先生焦急地等待着大夫,“之前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了这位专家,不表示点心意不安心。”

  “有时患者表达感激之情,非要硬塞红包。”省城某 医院 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告诉记者,她们曾轮班照顾一名重症传染病人几十天,患者康复后,家属要给红包表达感激之情。推辞不掉,他们将患者的红包转存到就诊卡里,作为医药费使用。省城某三甲 医院 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一名患者曾向他送过10万的“红包”,推辞不掉,和对方商量后,把这笔钱作为慈善基金,捐给其他患者。

  还有一部分医生不收红包的原因是怕有把柄落在患者手中,“现在,不是熟人介绍的病人,送的红包或东西,没人敢收。”一位医生私下告诉记者,“现在管得这么严,尤其是医患关系又这么紧张,万一患者送了红包,又将自己告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啊!”他有一位同事就曾因收了一位不熟悉患者的红包而惹上一身麻烦。“那个患者一开始看得挺好,后来就诊中有点不愉快,就把自己当时送红包的事投诉到了 医院 。”

   业内人士

  送红包多是为看知名专家

  “能有人送红包的医生还是少数,普通医生在门诊收到红包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一位住院总医师告诉记者,患者一般都是为了看上较知名的专家才会托关系、送红包。山大公卫学院教授徐凌忠也分析说,优质医疗资源少、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我们现在看病难,看病送红包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好专家少,又集中,人们看病可选择的余地小,好 医院 、好专家自然成了‘医老大’。”在不少专家看来,不扩大卫生资源,患者就医的可选择性小,患者送红包、医生收红包就很难真正杜绝。齐鲁晚报记者 李钢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
山东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旅游景点和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