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07.12.2015  09:49
>   要支撑山东农业“走在前列”,首先要农业科研创新“走在前列”。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时作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重要指示。
  省农科院作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龙头,全面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山东乃至黄淮海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实施强院建设提升工程规划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行动为抓手,聚焦重大关键共性问题,逐个“敲开核桃”,强化自主创新,扎实服务“三农”。两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成果奖励2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有68个动植物新品种通过审定,获得发明专利188项,这些成果的渐次推广正在推动我省农业加快转型升级。
  院士领衔小麦创新支撑山东夏粮“十三连增” 
  今年,山东夏粮总产达到469.5亿斤,比上年增产16.6亿斤,再获丰收,实现了“十三连增”。粮食总产持续提升,根本上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单产来实现的。
  省农科院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努力为保障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绝对安全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该院作物所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年过七旬仍然奋斗在小麦育种第一线,2014年初主持承担山东省超高产小麦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目前正积极开展亩产820公斤的超高产小麦育种攻关。
  近年来,省农科院育成的“济麦”系列和“鲁原502”等小麦新品种年推广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占全省近60%、黄淮麦区的25%。特别是济麦22,创造了单产最高、年推广面积最大、适应范围最广三项“全国之最”,连续6年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品种,截至2015年夏收已累计推广超过2亿亩,增产粮食200多亿斤。
  据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周林介绍,该院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科技创新的首要任务,紧密对接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强化良田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技术研发。同时,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充分发挥公益职能,创新推广服务模式,尤其是根据现代农业的新特点,探索重点对接服务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组建了我省首个家庭农场科技联盟和农业灾害预警与应急专家服务团,强化全程化和扁平化的科技服务,实现精准帮扶、典型示范,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推动“轻简化”引领农业种植革命
  “这种耕作模式非常有推广前景,不仅我们农民能增收,还能保证国家的粮油安全。”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负责人魏德东说的,是省农科院研发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玉米-花生宽幅间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今年,他按这种方式种了150亩,全程采用机械化播种、收获,总体算起来,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花生200-300斤、花生秸300多斤,亩增效益600-900元。周林认为,该技术成熟后如能大面积推广,可以有效缓解粮油争地的矛盾,成为我省粮油增产新的增长点。
  当前,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省农科院面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在全院积极推动以“轻简化”为核心的农机农艺育种融合研发,在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创新简化种植管理,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节本增效。
  除玉米-花生宽幅间作外,该院通过集成创新,研发出小麦“两深一浅”轻简化栽培技术,并联合农机生产厂家研制出新型播种机,实现整地、深松、播种、施肥、镇压一次性完成,省工省时,较传统技术每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根据我省特点研发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及选育的相应机采品种,基本实现了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将棉田用工由过去的25个降为5个左右。研发的“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模式”,3年就能结果,第4年的亩产量可达到5000公斤,果实品质提升较大,还有利于机械化收获和管理。
  今年秋季,该院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作物轻简化技术现场会,邀请基层农技部门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推广轻简化技术,推动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受到业内关注。
  助力标准化支撑“走出去” 
  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需求,需要科学的标准护航。针对我国和我省农业标准的空白点,省农科院积极开展研究。目前,该院围绕各类作物中农药残留限量缺失问题,制定了58项值,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3;围绕花生、食用菌、蔬菜、果品生产规程,制定并发布了近100项农业行业和地方标准;围绕果蔬收储运环节容易发生滥用保鲜剂、护色剂和非食品原料添加剂的问题,制定了大白菜、生姜等产品的贮运技术规范。
  此外,该院积极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由过去的为送检产品提供检验判定转向深入种养殖场为基地或农民提供整套产品质量安全解决方案,帮助种植养殖产业分析排查产地环境的危害,排查饲料、牧草、土壤、灌溉或饮用水的危害,排查生产加工和储运使用投入品带来的危害,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生产操作规程,形成标准化生产规范。
  山东是农产品出口大省,鲜为人知的是,我省农业科技也在积极“走出去”。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承担对外援助项目,面向周边国家等实施农业科技开放合作战略,以科技援外助推国际合作与交流。
  该院援建的苏丹农业科技示范中心,自2011年11月开始已进入可持续发展期。其审定的第一个中国转基因棉花品种Seeni1占苏丹棉花种植总面积的91.7%,被誉为给苏丹棉花种植业带来了技术革命。苏丹农业部长易卜拉欣2014年访问北京时,特别点名表扬了示范中心在技术和培训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此外,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带动下,示范中心先后引荐20多家中方企业到苏丹进行农业项目投资考察,目前已有新纪元农业发展公司等三家企业在苏丹投资棉花和花生的种植与加工。(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