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成瘾 大三男生网购月花十多万

06.11.2014  14:09

    大三男生一个月网购花了十多万,十多家银行的信用卡全部透支;向亲戚同学借钱借了个遍,为了躲债甚至不敢上学……

    距离“双十一”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各大电商网站的宣传已经铺天盖地。对于正在准备迎接“双十一”的网购达人,心理专家提醒应该尽量理性自控。     沈阳大三男孩小陈(化姓)是个网购达人。多年前“网购”刚刚兴起,小陈就已经率先步入了网购者行列。到了大三时,小陈的“网购瘾”止不住了。     小陈家境不错,父母每个月给一两千元的生活费,但这对小陈来说远远不够。为了支付网购的费用,还没有步入社会、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小陈在十多家银行都办了信用卡。     到了后来,所有的信用卡都被刷透支了,小陈只能时不时地撒谎以学校交费用、买换季衣服等理由向父母要钱。由于要的钱越来越多,也引起了父母的警觉和担心。     从父母那里要不到钱后,小陈又向亲戚朋友和同学借钱,甚至当同学的母亲来寝室看望时,小陈会撒谎自己发烧向其借钱看病。为了躲债,小陈甚至不愿再上学。时间一长,小陈还不上钱,有亲戚只好向小陈的父母要债。     小陈向父母坦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网购已经花了十多万元。买的东西有些的确实用,但很多在网上从国外代购的电子产品、运动产品、皮包、皮带、珍藏摆件等已经属于奢侈品的范围。     这时,小陈的父母才知道儿子网购成瘾的严重程度。痛苦的父母一面掏出家里的积蓄帮儿子四处还债,一面走遍了家附近的银行,要求银行办停给儿子的信用卡。     网购成瘾分析     电子商务发展得越来越快,与此同时,网购成瘾以至于不得不向心理专家寻求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     “总体来看,这样的人群越来越多,可以说网购成瘾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极端者甚至被称为‘剁手族’。”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曹阳表示,根据小陈的情况来看,小陈有很明显的“网购成瘾”的表现。     网购成瘾分级别吗?习惯——成瘾——疾病     曹阳表示,在心理学中,目前还没有“网购心理成瘾”的概念。但这种成瘾与当事人的心理情况有关,根据严重程度可以分为3个级别:最轻的表现为“习惯”;其次,可能表现为“成瘾”状态;最严重是一种心理疾病,无法网购时心理躁狂、焦虑都是心理疾病的表现。     哪类人群网购瘾大?女性、中青年、闲时多的人     曹阳表示,从实际接触的病例看来,有网购成瘾倾向的人群有3种相同的特征:“一个是相比较男性来说,女性网购成瘾的更多;一般老年人会网购的人比较少,中青年网购成瘾的较多;另外,比如大学生、全职太太等空闲时间较多的人群更易网购成瘾。”     “很多网购成瘾的心理患者说,当他们在电脑和手机上下单成功的那一刻,以及等了几天后收到快递货物的那一刻,心理的满足感非常强烈。在这个时候,他们心理的快感大于他们对于透支的担心和痛苦。”曹阳表示,就是因为这种心理上空虚的“满足感”,导致很多人网购上瘾,“其实相比较对物质的需求,他们心理的需求是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