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兵重走台儿庄抗战路 在将士墓前行军礼

04.09.2014  11:09



  齐鲁晚报枣庄9月3日讯(记者李泳君) 9月3日上午,抗战老兵孙殿修、王清松和孙英杰在 台儿庄 重走抗战路,在无名英雄墓前,他们泪洒当场,数度哽咽。76年前,三万将士于台儿庄喋血赴死,三位老兵当时参加了战斗。

  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墓位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西北角,当年战死的三万将士的英魂在此安放。在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前,三位老人便难掩悲情,站在墓碑前热泪盈眶。

  99岁的王清松76年前是孙连仲部第27师158团团长杨守道的警卫员,面对无名英雄墓,他手捧菊花,缓缓走到墓碑前,神情悲戚,几度哽咽无语。在他背后,100岁的孙殿修和94岁的孙英杰两位老兵满眼通红。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建成后,王清松在孩子的陪伴下来过两次,从那之后他对故地念念不忘。“希望终了之后,能把骨灰放进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那是我的归宿。”老人觉得台儿庄埋藏着他刻骨铭心的回忆。

  一晃76年过去,当年的惨状成了老兵们难以忘却的记忆。 “之前我就在独立44旅。”孙英杰面向公墓,流着泪深深地三鞠躬。随即后退一步,挺起上身,敬出一个标准的军礼。

  当天上午,三位老兵还在家人搀扶下依次走进台儿庄大战遗物陈列馆,观看当年中国将士用过的枪支、戴过的头盔,在清真寺抚摸斑驳的弹孔墙,驻足哀思。

  延伸阅读

  老兵王清松:全团1000多人 最后只活了57个

  由于年岁近百,王清松老人记忆有些模糊,他的儿子王来玉根据父亲过去的讲述和曾写过的日记,讲述了父亲当年战场上英勇杀敌的经历。

  1938年3月上旬,王清松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要求部队立即开往徐州。部队集结完毕3月24日下午6时徒步到达台儿庄南站附近时,炮声响起。“离台儿庄还有15公里时,部队就听见了隆隆炮声,再向前走,就是机枪扫射声了。

  为了歼灭自当时峄县南下之敌,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下达命令,决定3月27日拂晓开始攻击。其主要任务是占领台儿庄右侧地区侧击敌人,协助第31师确保台儿庄。

  3月27日,第27师从台儿庄右翼向日军发起猛攻,攻击目标直指刘家湖。当时,他们的团长杨守道一直坚持在指挥部里,3天3夜没有合眼。杨守道左手拿着望远镜,右手握着电话机话筒,两眼布满血丝。当日本人冲过来靠近时,杨一声令下,所有的机关枪、步枪、冲锋枪一起向敌人开火。“冲啊!”杨守道一声大喊,军号声、呐喊声响成一片,全体将士奋不顾身地一起冲杀过去。“我父亲也冲了出去,他的耳朵就是在这场战役中被炮弹炸聋的!”王来玉说。直至最后台儿庄战斗结束,全团的1000多人,只剩下57人。(齐鲁晚报记者 白雪岩 李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