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建筑的创意新生 当历史遇到时尚原来你可以如此惊艳

14.04.2016  10:58

  近日,随着全市首次历史建筑普查活动的逐步展开,那些已安静存在了长久岁月的韵味老宅,引来更多关注,与此同时,如何对老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以及创意城市等主题也引发热议。其实,泉城已有不少老建筑成功改造的案例,创意无限。

  当历史遇到时尚,原来你可以如此惊艳。

  烟草的味道——英美烟草行

  是谁说,我们终将老去,而城市永远年轻。

  老房子能为我们讲述一个地方的历史,历史被印证在砖石之上,让砖石上的历史可以触摸。时间与空间的交织带给人足够的归属,而一幢老房子,一间旧厂房,就是梦想家们求之不得的容器。

  位于纬七路九号的民国英美烟草行,古典精巧,但气质却更像一个暮年的说书人,将她一辈子的经历和故事娓娓道来,知音闻之流连感动。

  想当年她粉墨登场时,也是商贾络绎,终日繁华,而岁月蹉跎,终凋零成破败仓库。所幸得到改造后,她又渐渐焕发生机,成为融合设计、摄影、传媒的文化创意基地。正所谓兴衰皆有因果,历史留下的,除了沧桑原来还有奇妙的姻缘。

  老建筑无喜无惧,静静等待着她下一步的命运——时尚成为她生命的延续!

  破茧成蝶——阜成信

  曾是时代开路人,今朝亦作弄潮儿。

  济南开埠之初,阜成信在经二路363号大院落成,雕砖门匾上书“阜成信东记”,开棉花行业的一派繁华。但在抗日战争时期,阜城信惨遭掳掠,元气大伤,解放后才又渐欣欣向荣。

  我市对有上百年历史的老棉行“阜成信”东记旧址的修复,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沧桑,更赋予了其全新的实用功能,被媒体誉为“城市整治的妙笔、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

  作为这个城市里古老凝固的音乐,作为“老商埠”地区见者最广、与人生活至为亲密的艺术品,阜成信还在无言地传唱着济南城的骄傲,深沉地吐纳着历史的尘埃……

  凤凰涅槃——老洋行

  济南老城西侧(纬六路27号)的“老洋行”已经家喻户晓,它是“山东丰大银行”的旧址,是老济南口中的“老银号”、“老洋楼”。同时,她也是济南市商埠区唯一存在的具有南欧风格的近代建筑,代表了商埠区的发展历程。

  似乎没人意识到,她起初并不老,可转眼已过百年,除了苍老,她还承受着孤独。

  2005年,济南纬六路的道路拓宽改造,“老洋行”整体西移15米,实施完整保护。平移和改造后,“老洋行”华丽转身成为了时尚餐饮场所。历史与时尚的邂逅,成为老洋行生命的延续。

  不是静止的——1953

  1953年建成的12个苏联厂房,坐落于济南市槐荫区张庄路46号,静静地作为仓库沉默了50年。

  60多年前,苏联设计师们在潜心设计图稿时,一定不曾想过这座在他们心中渐渐呈现的厂房,60多年后的命运。

  只有当你完全理解一座房子,你才可以用适合它的独特方式去改造它。大概只有梦想家,才会让中国幽远的茶香萦绕在苏式建筑的朴拙坚固之上——2014年的创意,使1953成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

  看着这些老建筑的时尚,你会由衷地感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静止的时光,亦是无字的史书。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建筑,每处建筑也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演绎着不同的繁华。

  邂逅 ——民居与玻璃幕墙

  在济南市县西巷西侧、大明湖以南,有这样一组建筑,它们环绕在武岳庙周边,在晨钟暮鼓的朝夕中,清晰而又真实地记录着历史的细节,同时融合当下的时尚元素,独一无二。

  时尚的玻璃体穿插,让原本伟岸和庄严的建筑,增添几分柔情。凝聚历史建筑特色与最时尚的美,以独特别致的形式呈现给世人,是对悠久历史的传承与追忆,也是对时尚生活的向往,更是对本真的崇尚和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