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文化+”模式助推经济发展

06.08.2015  20:12

  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3月,聊城市共有登记的文化企业 1184 家,除市县(区)新华书店、日报社、广播网络公司等国有控股企业外,私人投资企业已达到1162 个,占全市文化企业总数的 98%,涉及广播电视、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等众多门类,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模式”成为聊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新常态。 一是文化+农业、文化+旅游等文化与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发展。 姜堤乐园、中华梨园等项目已经在全市及周边打响了文化旅游项目的品牌。注重挖掘传统民间工艺并引导扶持其产业化经营发展,推动阳谷状元红木雕、东昌府葫芦工艺、冠县灵芝盆景等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设计理念、技术相结合,提高地方优势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现在阳谷状元红文化家具有限公司由原来的小型家庭加工厂发展为集高档木料收购、雕刻、收藏、销售于一体的特色企业,注册资金达2000多万,东昌府区葫芦产业逐步走上电脑与人工设计结合、激光烙花的新路子,效率、效益大幅度提高。 二是文化+金融的融合发展模式。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聊城市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促进文化与金融等行业的融合,并且设立了服务业发展引导性资金,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文化企业给予扶持。今年,市政府又设立了市级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参股的形式促进服务业发展。对于符合上级要求的项目,如通过绿色印刷的企业,积极协助申请省级专项补贴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开办文化企业,参与文化建设。 三是文化+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不仅是宣传平台,更是销售平台。聊城路庄村依靠互联网这个平台销售葫芦产品,赢得聊城淘宝第一村的美誉。目前,全村有240多户在网络销售平台注册了自己的商铺。初步统计,路庄村平均每天网上销售至少几千个葫芦以上,全年数百万个。聊城鲁西图书城作为冀鲁豫周边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网络书店达到50多家,现在正在建设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 四是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将培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单位,重点扶持,打造成各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聊城共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7个,涵盖新闻出版、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娱乐休闲等多个门类。 五是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传统文化内涵。 对《水浒传》、《聊斋志异》等名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以旅游、工艺品等形式进行物化。编撰出版了《文化聊城丛书——乡村记忆》,组织创作了《仁义胡同》、《四知堂》等德政文化动漫片,拍摄了聊城文化专题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