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经济文化融合做活“本土化”
“桃木本身不值钱,以前也就是烧火棍,经过精心雕刻就能变成金疙瘩,像这件桃木成品价格在五万左右。”2月2日,肥城桃木雕刻产业创始人王来新,指着刚刚完成的桃木工艺品《龙凤呈祥》对记者说。
据了解,肥城拥有10万亩桃花园,有着1100多年桃木雕刻历史。目前,全市桃木雕刻从业人员上万,年销售收入过千万的企业十余家。肥城市委书记张成伟对记者说:“文化创意不耗电不耗煤,不产生PM2.5,却能点石成金,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是转调重要力量。”近年来,当地项目化运作、实事化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文化事业办成为民的实事;文化经济围绕优势文化和行业,找载体,落到地,打造成山东文化新高地。
为促进文化经济融合,肥城破除“多马乱拉车”难题,去年5月,统筹整合宣传部、文化局、旅游局等文化资源,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文化强市建设协调促进委员会,下设文化事业组、文化产业组、军事文化组等9个小组。肥城军事文化遗存丰富,军事文化组正在挖掘、整理孙膑斗法云蒙山、左丘明写《左传》的一些古战场、抗日战争时期陆房突围大战等军事遗存,传承军事文化。
“文化经济融合发展,不能另起炉灶,那样就缺了文化之根,我们从当地传统优秀文化中挖掘,能量从本地特色文化中来。”张成伟说,肥城围绕桃文化传统优势文化,成立桃文化研究会,膨胀桃木制品业,建桃木商品创意中心,策划中华桃文化大观园,成立中国桃都书画艺术研究院。目前,肥城桃木旅游商品发展到2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桃木旅游商品加工销售企业160多家,年销售收入12亿多元,在全国占80%市场份额。
文化经济融合发展远不止于桃木。当地深入挖掘桃文化、君子文化、红色文化这三大本地传统文化,建成春秋古城、泰山华博文化创意产业园等10余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将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实体产业。目前,各类文化产业单位1200多家,总资产达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