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不能自理丈夫患直肠炎 女子依旧笑对生活

08.04.2015  09:45

  王翠荣照顾患病在床的公公。

  婆婆脑血栓,她一直伺候到人走了;公公帕金森,她常年伺候在跟前;丈夫得了直肠炎,她不离不弃,鼓励丈夫坚持治疗……这么年多来,中山路社区居民王翠荣遇到的坎儿是一个连一个,但自始至终,王翠荣没有向命运低头,倔强的她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一个家。

  睡在瘫痪婆婆旁四年

  王翠荣娘家是山东莒南,从小性格开朗泼辣,婚前在青岛开有一家服装店,29岁那年遇到青岛本地青年王正志,虽然王正志比她大10岁,但王翠荣欣赏王正志有责任心,踏实能干,两人一见钟情,2001年9月11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

  4月5日中午,王翠荣跟记者回忆了她婚后这么多年来的点滴生活。“我和王正志结婚的时候,我婆婆就已经发生过一次脑血栓,当时婆婆的腿脚就不灵便、语言也有障碍,不过,那时候婆婆生活还能自理。”王翠荣告诉记者,到2009年,婆婆再次脑出血,肢体瘫痪,完全不能自理。“那时候,丈夫工作忙、小姑子也经常出差,他们两人都顾不上,照顾婆婆的责任自然就落在我身上。”

  王翠荣说,为了照顾婆婆,还有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她没再出去工作,从2009年开始直到婆婆离开人世,这一下就是4年。王翠荣回忆,4年的时间她一直和婆婆睡一间屋,就睡在婆婆床边上,晚上每隔几个小时就起来帮婆婆翻身,以免婆婆生褥疮。“当时啥也没想,就想让老人在最后的时光别受太多罪。”王翠荣说。

  带公公去劈柴院听戏

  王翠荣对待婆婆如此,照顾公公也是没的说。王翠荣的公公今年85岁,患有帕金森多年,这几年心脑血管也不好,越来越不能自理。

  王翠荣说,公公年轻时就喜欢听戏,婆婆实在动不了,他们很难带婆婆出去,不过,她和丈夫、小姑子经常扶着公公出去晒太阳,劈柴院是经常去的地方。每次带公公在劈柴院听京剧,公公心情就特别高兴。“公公个子高,有一米八,我自己扶不动,每次带公公上下楼,都是全家人出动,我和丈夫一前一后扶着,如果是周末还有小姑子帮着,一起把老爷子架出去见见光景。”

  去年7月,丈夫王正志被查出重度直肠炎,需要做大手术,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而王翠荣的公公去年3月住院,一个人照顾不了俩,去年公公出院后王翠荣只能暂时把公公送到疗养院。现在公公虽然住在疗养院,王翠荣和小姑子两人依然是轮班往疗养院跑,照顾公公起居,不让公公身边离了人。

  丈夫说找了好媳妇

  说起王正志的重度直肠炎,王翠荣感叹,都说人有旦夕祸福,可她遇到的都是祸。这么多坎儿,偏偏都围着她转,有时候她真不明白老天为什么对她这么不公。“但是我现在想明白了,你对生活笑,生活才会对你笑。”王翠荣说。

  去年,王正志生病期间,最初情绪非常低落,有点自暴自弃,但王翠荣不管自己内心多苦,在丈夫面前永远保持微笑,感染着丈夫坚持治疗,她告诉丈夫她永远是他的后盾。最后,王正志在青大附院做的直肠切除术非常成功,现在王正志虽然不能干重活,但生活能自理。在妻子的鼓励下,王正志现在注意饮食、注意心情,他相信身体会一直健康下去。

  “我真是命好,找了个好媳妇,伺候老的、照顾小的,我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分,这个家幸亏有她。”4月5日,王正志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希望妻子好人有好报。

  -相关链接最美家庭,欢迎推荐

  为了传播家庭美德正能量,贯彻落实广泛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半岛都市报与青岛市妇联携手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欢迎市民积极自荐或推荐。市妇联联系方式:电话0532-85911636,邮箱[email protected]。本报联系方式:电话0532-80889402,邮箱 [email protected] 。来稿请注明“最美家庭”字样。(记者 张同顺 实习生 刘梅香 图由市妇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