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济南味儿

27.01.2015  17:31

  上桌时,色泽黄白相间,底部酥脆、周边稍软,热气腾腾……这就是济南的传统锅贴。“锅贴是咱济南人舌尖上的好味道,而济南锅贴,便宜坊的最正宗。”说起便宜坊的锅贴,今年已60岁的黄先生,仍能回忆起当年的往事,“我那时候年纪小,和家里人一块排队买锅贴吃是最幸福的事儿了!要说济南范儿,这锅贴得算得上一个。”

  锅贴透着济南人的实在

  “包包子,怕露馅。可便宜坊的锅贴,恰恰就是露馅的。”黄先生笑着对记者说,他小的时候,就住在经三纬四附近,“现在住得远了,可是其他地方的锅贴还是没有便宜坊的好,所以我还是经常坐公交车来过过瘾。”黄先生说,如今的菜花样百出,但他依然爱着这实惠的锅贴,“透着咱济南人的朴实和实在。”

  “相传,‘便宜坊’的招牌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济南的便宜坊锅贴,也相当有历史了。”文史专家张继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济南便宜坊创办于1933年,创始人是曾在天津便宜坊饭馆当伙计的张月祥。“1926年天津发大水,他无以为生,于是就流落到了济南,在纬四路子云亭当伙计。”张继平说,张月祥后来用自己的积蓄,又联合了五六个人共资1200块银元,盘下了当时经营不善的治梅斋,并在经三路纬四路开办了便宜坊饭店。“便宜坊锅贴,味美量足,十分实惠,生意也就红火起来了。”张继平说。

  锅贴还有泉城人的情怀

  “现在生活那么好,我们还能想起老味道,就是因为便宜坊的锅贴一直都是那个味儿。”黄先生说,不仅是他这样的老济南会坐公交前来吃锅贴,很多外地游客都会慕名前来尝尝鲜。

  张继平告诉记者,便宜坊锅贴一直坚持着传统的制作工艺,在用料上相当讲究,“现在的锅贴,馅料可谓多种多样了,可是质量上一点都不马虎。”张继平说,除了上好的五花肉,便宜坊锅贴所用的蔬菜,几乎都是根据季节去选择,“最经典的蒲菜馅锅贴,过去用的是大明湖、北园一带夏天出产的蒲菜,过了那段时间,也就吃不到了。”张继平说,包锅贴所用的面皮,也有严格的标准,每市斤面刚好出40个面皮。

  制作工艺遵照老传统,店面也尽可能地保留着老的样子,没有奢华的装修,没有精致的餐具,盛放锅贴的白瓷盘没有一丝丝雕饰,老水牌依然挂在墙上,那口老锅一直在用着,烹饪出地道的济南情怀。

  说说你心中的济南范儿

  本次评选组委会将在市民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评选,最终确定一批“济南范儿”,以“济南城市文化符号”推出,向海内外进行宣传推广。另外,“济南城市文化符号评选活动”期间,组委会还将举办“最美济南图片征集展示”、“把美丽济南寄出去”、“手绘美丽济南”等系列活动。

  “济南范儿——济南城市文化符号评选”参与方式:一是编辑邮件发到[email protected];二是来信,邮寄地址:济南市经七路281号济南日报大厦411房间收,邮编:250001;三是官方微信,添加公众微信号dsn-bwx,或扫描《都市女报》封面二维码,添加“都市女报微信公众平台”,在对话界面中点“微社区”,即可参与济南范儿互动。

  联系电话:

  05318288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