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变效益 美丽赢财富

30.10.2015  23:08

金秋时节,月季花开,玫瑰飘香。从莱州市区驱车西行约4公里,便进入虎头崖镇。

 

秋风送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海潮的气息,不觉唤醒了尘封的记忆。这里曾是历代重要的海上要塞,多少帝王将相、使者志士在此留下足迹。北宋名将郎千、郎万就是该镇郎村人,兄弟俩镇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壮举随《杨家将》的故事千古传诵。

 

这是一个被清末重臣李鸿章挥毫盛赞“山海奇观”的滨海小镇。而在今天,用“山海奇观”这几个字形容,显然忽略了她独有的温柔之美。无论穿行在公路、田间,还是漫步于村居、岸畔,都仿佛置身花的海洋、绿的世界,朴素的乡村味道,融合月季、玫瑰的芬芳,清新而醇厚。

 

作为国家“蓝黄”两大战略叠加区、山东省苗木花卉百强镇,2010年,虎头崖镇立足生态特质,发挥滨海临城优势,在全市率先启动了“月季(玫瑰)风情小镇”创建工作,定位“宜居、宜业、宜游”,加快生态修复步伐,着力打造生态产业集群。通过几年来的持续建设,月季(玫瑰)风情小镇犹如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在大家面前徐徐展开。

 

宜居篇:昔日尘与烟,今日后花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农民传统生活方式,自古皆然。虎头崖镇是全国菱镁矿石主产区,储量达7亿吨,已有70余年开采加工历史,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昔日的绿水青山却满目疮痍,并带来粉尘、大气污染严重的负效应。

 

这种“有水快流”的短视做法,难以为继的发展模式,不但群众有意见,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不相适应。自2011年,镇党委、政府痛下决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关停了全部13家涉镁矿山企业,并打响了生态修复攻坚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能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又是一项公益事业、民生工程,也是本届党委、政府定的工作主基调”,虎头崖镇镇长林军波说。

 

秀东村“东山”,说是山,其实早已看不出山的样子,废弃的矿坑一个连着一个,面目全非。2015年,500亩破损山体全部完成植被恢复,栽植核桃、黑松等苗木6万余株。

 

村里的环境改善了,秀东村支部书记王秀平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以前没有雾霾的天数能数过来,柏油路让矿车压的坑坑洼洼,到处尘土飞扬。现在天也蓝了、山也绿了,就连群众种的水果也比以前好卖了。”

 

“当初关停镁矿的时候,也曾犹豫过,压力也特别大,怕影响村集体收入,怕出现不稳定因素。但心里一直明白,富一方百姓是政绩,养一方山水也是一种政绩,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行不通了。”林军波说。在他看来,这是经济转型难免经历的阵痛,风情小镇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今后镇域经济的走向,更肩负着为市区承载生态压力、拓展发展空间的重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虎头崖镇制定实施了“一区两居三带”绿化工程,进行山水林田河综合整治,建设纵横贯通、点面相融、环境优美、文明宜居的绿化示范镇,着力打造市区的“后花园”。

 

一区,就是关停的矿区。以生态修复为主,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因地制宜发展干杂果经济林,为矿区披绿装,让满山花果香。

 

两居,就是镇驻地中心和所辖各村村居。以景观绿化为主,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林村相依、水清流畅、洁净和谐的美丽乡村。

 

三带,就是道路绿化带、沿海防护林带和农田林网防护林带。坚持林随路走,以新造和改造提升为主,加快交通干线、县乡路、连村路等绿色廊道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通过堵口、加宽和林中空闲地造林,筑牢沿海生态防护屏障;坚持网带片点相结合,优化网格面积和树种结构,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化建设。

 

作为“后花园”的亮点工程,付家村堪称生态建设的样本。城市般的环境不仅让老百姓享受到宜居生活,更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付家村现有农户59户,人口159人,耕地面积262亩。两年前,还是远近出名的穷村,“付家不福”成为村民自嘲的口头语。如今一切都变了样。村口杨柳依依、村容干净整洁、村居整饬一新。村里老党员讲,这几年,镇政府没少扶持,投了200多万元,清淤浆砌了800多米河道,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水泥路,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平塘边上建起了小公园,光荷花就种了2000多株,还新上了10多盏艺术路灯。现在,一早一晚,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爱到公园聚聚、走走,唠唠嗑,跳跳舞,日子过得不比城里人差。

 

5年来,虎头崖镇累计投入造林资金8500万元,完成秀东、南王等矿区(荒山)生态修复7处,营造防护林2200亩;结合大刘家河、海郑河等流域治理,发展名优经济林6500亩;绿化寅祥路、神港路、莱虎路等道路60余公里,新建完善绿化带面积1100亩;新增沿海防护林带面积2500亩;新建速生楸树苗木组培温室10个,建立示范推广基地1000亩;村庄绿化实现全覆盖,创建市级绿化示范村48个。全镇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5.5%,基本构建起镇村一体、功能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森林生态体系。

 

宜业篇:用工业的理念经营林业

 

补上生态环境的“欠账”,还要算好百姓致富的“新账”。创建月季(玫瑰)风情小镇,不但要重生态美的“面子”,更要讲百姓富的“里子”。既不能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老路,也不能依山傍海而无所作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无疑是一条好路子。

 

在虎头崖镇,流传着一个“两个饭碗的故事”。原来,镇政府做出关停涉镁企业的决定后,并没有采取一关了之的简单方式,而是“堵疏结合”,主动帮助企业想办法、找出路,鼓励他们二次创业。向阳滑石公司停产后,经镇政府牵线搭桥,承包了秀东、西大刘等村荒山、荒地1000余亩,投资560万元,定植核桃、黑松10万余株,间作油用牡丹、玫瑰和中药材,发展林鹅、林鸡养殖等林下经济。看着设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公司负责人刘向阳由衷地说道,虽然砸了靠山吃山的“铁饭碗”,但又捧起了林业产业的“金饭碗”。

 

“林业产业一头牵着生态,一头连着富民。实践证明,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仅靠政府投入唱‘独角戏’远远不够。”林军波说,破解“有钱造林”的难题,走出“小农户、大市场”的困局,引入社会资本不啻为优先选项。

 

向阳滑石公司先行先试的勇气、做法在业界引起了不小轰动。在一次专题调研中,13家企业中有7家表示出了进军林产领域的强烈愿望。一面是企业持币观望,一面是发展亟须资金输血。虎头崖镇因势利导,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引导他们向林业产业转型,开发“绿矿”,向绿要富,将管理、资本优势转化为市场、经济优势,实现落后产业淘汰“软着陆”和新兴产业培植大跨步。

 

有钱造林,有地造林。虎头崖镇通过引导土地有序流转,为资金流找到了“婆家”,确保项目落地,实现了相对集中的“连片”式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企业老板大多是当地人,大家都知根知底。再说,林业比较稳当,租金这块群众放心,另外,到地里打工还能再挣一份工资”,西葛村支部书记汪经轴的一番话说出了群众的心声。

 

土地流转“转”出规模效益。2012年至2015年,全镇流转土地面积突破9000亩,相继引进社会资本4500万元,嫁接投资项目27个,发展300亩以上经济林、种苗花卉基地17处,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催生种植专业户1000多户,林农人均增收5000余元。

 

社会资本的加入,极大缓解了政府投资压力,得以充分发挥发挥其杠杆作用,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倾斜。仅2014年,镇财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就达1000万元,兑现奖补资金380万元。据统计,5年来,通过引进企业、个体大户投资造林绿化、资源管护,累计节省政府投入2500余万元。

 

月季(玫瑰)作为风情小镇建设的主角,自然是全镇关注的焦点、重头戏。焕秀滑石公司老板邓焕学以商人特有的敏锐,嗅到了新的商机——月季(玫瑰)种植加工。2014年,他斥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了“莱州百士通玫瑰业开发有限公司”,从德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开发出玫瑰精油、玫瑰香水、玫瑰花茶等系列产品30余种,当年加工鲜花200吨,实现产值1200万元,一举奠定了行业龙头地位。

 

补齐了加工业这块短板,也就打通了“产品不愁卖、收入有保障”这最后一公里,农民参与的“底气”才足。在龙头加工企业引领下,全镇月季(玫瑰)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9家,参与的单位、农户500余家,种植面积达到4000余亩,年出圃优质成品苗400余万株,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月季(玫瑰)繁育基地。

 

一网连天下,“互联网+”让林业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2013年,虎头崖镇投资50万元,更新升级政府网站,设置专题、专版,宣传产业信息、政策,推荐产品、招商项目。百士通玫瑰业开发有限公司抢占先机,投资30余万元,注册了“中国玫瑰”域名,聘请专业团队打造电商平台,构建“生产本地化、产品在线化”的市场营销体系,因为有了“莱州月季”、“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金名片,产品均价高出网上1.5倍以上,仍供不应求。目前,电商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专业淘宝村、网店在全镇似雨后春笋般涌现,种苗花卉、果品和土鸡等林副产品纷纷上线进网。2014年,全镇林产品网上销售收入达到1500万元。

 

“下步,将把健全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纳入工作重点,倾力打造‘全链式’产业格局,让广大农民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获得更多的收益,实现生态增量、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多赢”,林军波说。

 

宜游篇: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生态环境的明显改观,得益于林业产业的繁荣兴起,提出风情小镇建设构想更是一种智慧之举,打开小镇之门、发展生态旅游也水到渠成。

 

面对当前“风情小镇热”的大背景,虎头崖镇看得更远,步子迈得更实。“我们在规划当初就坚持不走雷同路,坚持把差异化、特色化、精品化、多元化做为发展方向,不盲目模仿、跟风,坚持要做就做风情小镇建设的领航人,建设‘全景式、全域式’生态旅游。”林军波说。

 

虎头崖镇统筹各方资源,深耕细作,通过寅祥路、莱虎路、大小路、神港路等绿色廊道,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37个景点有机串联,组团式、板块化整合开发,推出浪漫之旅、文化之旅、养生之旅、休闲之旅等旅游专线,达到“一步一景、移步移景”的效果,满足游客多层面、多方位的需求。

 

一个个亮点连成一条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帘。

 

虎头崖、西原、西小宋等村以“看山海奇观”为主题,挖掘千年古军港沧桑变迁的历史内涵、传说轶事,推出的“银海拾贝”渔家风情游充满了童趣;“古港古风”民俗游牵动了很多“老掖县”人的乡愁。

 

百士通玫瑰业开发有限公司联手郎村、东大宋村,以“赏四季花开”为看点,主打“醇正月季风情、浪漫玫瑰时光”品牌,沿寅祥路推出的“十里玫瑰花海”情侣游则为点睛之笔,撩动了不少年轻游客的情怀。

 

宁家、南王、秀东、朱流、虎埠等村以“享田园风光”为主导,推出的森林氧吧、果品采摘、农事体验等系列游,突出参与性、互动性,非常契合都市人群回归自然、放飞心灵的愿景和动机,形成了大范围的辐射吸引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家村生态旅游开发。多年来,镁石加工一直是该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村民收入很大一部分也来自在企业打工所得。2013年,涉镁行业关停后,整个村庄顿时陷入困境。面对生存、发展压力,宁家村围绕生态旅游,与守喜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投资5000万元,兴建省级垂钓中心。目前,投资1000万元的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占地3000平方米的2处高标准垂钓区正式运营,不少外地垂钓爱好者慕名前来,旺季更是一票难求。村委对25处集体闲置房屋进行了简单整修,既环保、又怀旧,然后出租给村民开办“农家乐”,发展餐饮、民宿。在村内见缝插绿,栽植了4000余株紫薇,雕琢“村在林中、户在花中”的景观氛围。据统计,今年1—8月份,全村接待省内外游客1.8万人次。

 

“以前靠卖矿,现在卖风景”,村支部书记宁宝森说,下步规划在垂钓中心周边流转土地300亩,建一处有机果蔬采摘园;利用宁家水库240亩水域,建设一外大型水上乐园,力争成为全市生态旅游的领头雁。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家人到小镇看看”,如今,这已成为当下虎头崖镇生态旅游的“代言”,简单的言语中透着生态建设带来的变化,更蕴含着百姓幸福的滋味。但在党委、政府的发展蓝图里,这只是走出了“愿不愿意来”的第一步,他们更为看重的是“留不留得下”。

 

林军波说,生态旅游也需要转型升级,要从单纯的旅游观光转向休闲度假、创业置业的新业态,延伸增值链条,体现出真正的差异化、多元化,形成竞争优势,撬动小镇建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虎头崖镇创新运作模式和经营手法,在提高人气、凝聚商气上下功夫,先后推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鲜美食节、葡萄采摘节、家庭小农场、玫瑰婚庆摄影基地等项目,加快旅游商品研发和“三品一标”林产品认证,做足“夜文章”,千方百计延长游客驻留时间,同时又让游客乐意“掏腰包”,从而带动购物、食宿、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协调发展。

 

风情小镇演绎出“花香变效益、美丽赢财富”的传奇,生态旅游让生态建设成果得以“无限放大”并惠及多方主体,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2014年,全镇接待观光采风、自驾远足的团客、散客人数达到18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2.5%,全镇直接或间接从事生态旅游的农户达到1600户,实现旅游总收入7500余万元;胶东汽车城、养老康乐中心等大型项目纷纷落户虎头崖,引进资金达2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