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警察破案利器:“超级辨脸师”辨脸追凶

12.11.2015  17:26

  伦敦警方有一支缉凶精英队,专门追查疑犯。不过,他们几乎从不持枪追捕,而是凭借超强的人脸识别能力办案,从海量照片和视频中发现并锁定疑犯行踪。

   【“超级辨脸师”】

  伦敦警员加里·柯林斯人称“超级辨脸师”,已经识别了800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大多数被他从照片和闭路电视图像中辨别清楚。

  柯林斯几乎从不会忘记别人的长相,哪怕只是在街道上偶遇的路人。伦敦治安最乱的街区哈克尼是他大显身手的地方。

  “只要有案件发生,我就会被派去查看案发现场的图像,”柯林斯,“看一眼,我就会说:‘我认识这个人,我在这个区域见过他,或者在另一个场合把他拦下来,’不过是给每张脸配上名字。”

  伦敦警方目前有140个这样的超级辨脸师,专门负责从各种照片和视屏资料中识别犯罪嫌疑人。对于见过人的容貌,他们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正确率高达95%,而普通人只有20%的水平。

  他们甚至能够通过局部特征识别容貌。“我通过面部的局部特征识别了不少人,有时通过眼睛识别,”柯林斯说。

  “我还从鼻子认出过一个男人,他系着围巾遮住了脸的下半部分,还戴着兜帽挡住了上半张脸,连眼睛都挡住了,”柯林斯说。“他在法庭上认罪了,承认录像带上的人就是他。我们对了,这真让人欣慰。”

   【天生神力】

  格林尼治大学面容识别专家乔希·戴维斯博士对此专门做过研究,检测过警方辨脸师识别容貌的能力。“我们拿10年前拍的护照照片做测试,他们还记得在哪里见过照片上的人,”他说。

  “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确定,但我认为识别容貌的能力大多是天生的,而非后天习得,”他说,“大部分人在20岁到30岁时展现这种能力,我们没有发现青少年有这项能力。”

  识别容貌的能力虽然神奇,但也有局限性。研究显示,如果面对非我族类的对象,大部分辨脸师会手足无措。

  “这么说可能政治不正确,但科学证据显示,大部分人更擅长识别自己种族的容貌,”内维尔说。“所以,最好由非洲裔警员来识别黑人容貌,华人警员识别中国人,”他说。

  不过,这也并非绝对。戴维斯的研究显示:“有几个白人辨脸师常年在拥有少数族裔的社区工作,他们更擅长识别来自这些少数族裔的容貌。”

   【破案利器】

  自投入办案以来,2011年夏天爆发的城市骚乱是伦敦超级辨脸师遭遇的最大挑战。

  柯林斯识别了伪装很重的骚乱者斯蒂芬·普林斯,他在骚乱中朝警察投掷汽油弹。多亏柯林斯的识别能力,普林斯最终被捕并获刑。

  去年的一起谋杀案中,辨脸术成为警方锁定遇害少女爱丽丝·格罗斯行踪的重要工具。辨脸师们浏览了数千个小时的闭路电视记录,从颗粒粗大、质量低劣的图像中认出了爱丽丝,以及当时尚未识别身份的疑犯阿尔尼斯·左康斯。

  根据识别的闭路电视图像,警方制作了格罗斯的行踪图,最终在一条河边发现了这名女学生的尸体。

  最近诺丁山狂欢节中,辨脸师们查看了聚会群众录像带,在其中识别了不少通缉犯和案犯的面容,并以此执行了200多起逮捕。

  这些成功经验证明了辨脸术的威力。伦敦警察厅法医容貌组负责人、总督察米克·内维尔希望能够壮大手下力量,认为至少需要500名超级辨脸师才能满足伦敦的治安需求。他相信,辨脸术迟早会与提取指纹和DNA同等重要,有助建立犯罪历史。而且,这是一项经济适用的技术,成本是提取DNA样本的十二分之一。

  他们目前运用一种号称“脸网”的技术,让辨脸师辨认多次犯罪的惯犯,请求法官予以重刑。“仅以一段闭路电视图像取证,最多获刑一次,有时候还是缓期执行,”内维尔说,“如果法官看到10次甚至更多的犯罪证据,那一定会把此人送进监狱。”

   【人力还是电脑?】

  超级辨脸师得到重用之时,各种识别容貌的软件也日益普及。辨脸师和电脑软件,究竟谁更擅长辨认容貌?

  “理想状况下,电脑肯定能胜过人力识别,几秒之内就能穷尽数百万种配对可能性,”德蒙特福特大学技术系教授拉乌夫·哈扎维说。

  伦敦警察厅的内维尔却不同意。他以2011年伦敦骚乱为例,虽然有4000多幅骚乱图像被捕捉到,但面容识别软件只运用到其中一幅。

  莱斯特郡警方领先英国同仁,最近采用容貌识别软件,筛查是否有不法分子出入当地一个音乐节。与雇用专职超级辨脸师相比,用软件更经济,效率也更高,但警方背负的伦理道德风险更大。

  从电话窃听到行踪定位,每一项技术提高办案效率同时,都引发关于隐私和个人权利的激烈讨论。莱斯特郡警方用软件识别音乐会观众容貌也被指责侵犯隐私。

  抛开关于个人隐私的争论,容貌识别软件尚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缺陷不小。

  “但是,如果是像素不高的照片,闭路电视图像即是典型,存在光线不足、面部遮掩或画面模糊等问题时,电脑软件就犯难了,人力辨识结果更好。而这仅指普通人,并非超级辨脸师,”哈扎维说。

  即使电脑识别能力超强,容貌识别软件还受制于数据库的规模和可靠性。除非已经建立大规模的容貌数据库供配对使用,否则软件全无用武之地。

  “容貌识别软件的运算能力肯定会加强,但就目前而言,还是人力因素更可靠,毕竟已经进化了数百万年,”哈扎维说,“关键是,在合适的场合用恰当的工具。”(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