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审计局包村工作纪实

02.11.2015  12:45

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大龙门村地处莱芜最西南,与新泰搭界,全村762口人,耕地面积900余亩,山场面积5000余亩,是一个交通相对闭塞、经济相对滞后的小山村。今年6月,莱芜市审计局的陈铭来到这个村,成为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短短几个月时间,他走村入户,对村里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研究,帮助村“两委”出主意、理思路、谋发展,在他的“催化”下,大龙门村的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立足民本 定计划理思路

   上任之初,当陈铭第一次来到大龙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时,发现这里虽然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但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条件闭塞,经济基础薄弱,面对这些难题,心里非常得忐忑,用他的话说就是感觉无从下手。当天,陈铭就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了一次座谈会,经过座谈,他发现大龙门的村支书石效义已经在村委干了20多年,“两委”班子非常团结,一心想带领村民致富,改变小山村的面貌,但是见效甚微。

   怎么办?为了摸清村里的现状,陈铭开始实施自己的“战略”,他把铺盖搬到了大龙门村,吃住在村里,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的老党员、村民,了解制约村里发展的困难在哪?村民最想发展什么?哪些基础设施需要尽快改善?半个月下来,陈铭的心里有了底。而后,在艾山街道相关领导的支持下,通过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会,听取了村党支部、党员对村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很快理清了思路,确定了“三步走”的帮扶路子。首先是抓好党建工作,带领村干部抓发展,打造一支懂发展、会管理、责任心强的村集体班子;其次是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修路、通自来水、通公交,筑牢经济发展、村民增收的基础;第三步就是发展支柱产业,为村里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注民生 解难题惠群众

   办实事、解民忧,是包村工作的重点。为此,陈铭始终坚信一个理念,就是要真正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关注的热点上、办到群众的需求上。

   在走访中,他发现吃水难、出行难是村里的两大难题。对于大龙门村而言,通自来水、修路等问题,多少年来久拖不解决,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陈铭毫不退缩,在局领导的帮助协调下,他带着村“两委”成员到财政、水利等部门跑项目,最终争取资金30多万元,在村西打了120米的深井,铺设主辐管道16000余米。井打了,管道铺设好了,上山供水用电成了大难题。于是,陈铭又跑前跑后多次与供电部门协商沟通,将300米的上山粗电缆和多个电表、电盘的难题解决了,让村民喝上了甘甜的山泉。“要致富,先修路。”为了解决村里的交通难题,市审计局领导多次与交通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到10万元的辅助资金,但这些资金还远远不够,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实际,市审计局出资2万元,又协调其他两个包村单位出资1万元,为村里修建公路买水泥、石子等,目前环山公路已竣工。另外,帮助村里新建了文化广场,让村民有了娱乐健身场所。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题,作为包村分管领导的副局长杨文安通过多次与市公交公司和钢城公交站进行协调,并与公交部门一起到村里进行现场查看,最终确定将邻村的一处建筑拆除后,给大龙门村开通公交车。“俺们村里通了自来水,修了环山路,这可是大好事啊。”看着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村里的一位老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告诉记者。村支部书记石效义也掰着手指夸莱芜市审计局的领导和“第一书记”陈铭,村里通上自来水,修起了环山路,再通上公交……这在以前是村“两委”敢想不敢干的事,没想到“第一书记”才来了几个月就都干成了。

帮民致富 添活力增后劲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铭深知要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光改造基础设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找到村里的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增强村集体的“造血”功能。

   针对村里多年来在种植业上存在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缓慢的弱势问题,他帮助村里邀请山农大的专家进行考察指导,确定了特色林果业的发展模式。利用该村山地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苹果、山楂、花椒、丹参等产品,并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外出参观、聘请专家入村指导、举办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等方式,让群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致富本领,解决了农民种植养殖中的难题。

   今年,在莱芜市审计局的帮助下,大龙门村成立了大润果品专业合作社,新种植了450亩优质的烟台苹果、大片丹参、18000棵花椒,全部通过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此外,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村里有养殖户20余户。

   一项项工程,见证了莱芜市审计局携手大龙门共建新农村的实际行动;一件件实事,勾勒着干群一家亲的感人画面。“不久的将来,我们村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貌会焕然一新。”在市审计局的帮扶下,村支书石效义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孔德勤)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