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成武第一书记:经济“空壳村”搞起生态循环产业链

30.11.2015  17:04

菏泽成武第一书记张美生与村民交流。

菏泽成武第一书记张美生帮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

张美生被选派为第一书记,驻菏泽成武县汶上集镇小王堂村。

齐鲁网 11月30日讯 近日,国家商标局正式受理了“伯乐故里庄园”商标的申请,目前已可以合法使用,这可高兴坏了商标的申请人张美生。

张美生1979年3月出生于沂蒙山区偏僻的小山村,是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科员,在2015年2月山东省委组织部选派为第一书记,驻菏泽成武县汶上集镇小王堂村。

原来,为了帮当地百姓脱贫致富,做大做强小米产业,张美生发挥后方单位山东建筑大学的智库优势,广泛动员该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与商标设计20多个。目前我国比较好的中文商标很难注册,他广泛调阅历史资料、仔细研读县志,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历时数月、数易其稿……

张美生所帮扶的小王堂村位于成武县汶上集镇的东南部,全村364户,1222人,其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以下的贫困户89户、贫困人口301人。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层较厚,但土壤质地多属生产性能差的薄沙地。公共基础设施和农田基础设施较落后。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作物种植、外出务工收入等。种植业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亩效益一般在800-1200元之间。村集体无公共积累和经济来源,属于典型的经济“空壳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小米上做出“大文章

如何促脱贫,张美生尝试着在小米上做出“大文章”。张美生多次联系省农科院,引进含黑小米在内的10个品种谷子,并试种。发动、引导村民春播了5亩、夏播了200多亩,年金谷产量20多万斤。“我们把对小米产品的品质管控前移到谷子种植的过程中,对全村的金谷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使用必要易分解的农药,从严格管理谷物种植的全过程来确保小米的高端品质”。此外,张美生还初步构建了谷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清晰的做到定位每一批小米产自村里哪块地、该地块是哪一家农户管理的、期间使用的哪个厂家的啥肥料、啥时候施肥、谁操作的等信息。该系统完善运行后,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管理也提供管理的范本。

张美生并没有满足这些,他的目光锁定在了小米规模化生产上。他带领村干部一起建厂房,到汶上县、鱼台县、金乡县等小米加工设备厂家逐一调研,通过多家询价比较,最后选定该区域客户评价满意度及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公司。集中购置了筛选机、打米机、抛光机、分级机、真空包装机等设备,并利用其电气自动化的专业背景,与厂家技术人员一起设计组装电机、提升机等设备,建成了全自动小米加工流水线。该线加工的小米颗粒均匀、色泽黄润、品质高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注册商标后,张美生又广泛联系了多家单位,初步达成长期购销意向,逐步形成了小米营销主渠道。重点结合国家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政策支持,对原有小米营销模式进行颠覆式改变和大胆尝试,构建“互联网+小米”的营销模式,把更多小米商业流通的市场利润留给农民。

玩转”养殖、种植生态循环产业链

谷子的桔梗、小米加工产生的谷糠是很好的黑驴饲料,驴粪是金谷生长很好的有机肥,谷糠也可以喂鸡、喂猪,谷子在生产期中需要剔苗、拔草、收割充分利用了村民闲散劳动力;黑驴的养殖也很好的调动了农村留守老人、妇女的积极性……

了解到这些,张美生多次联系阿胶厂,初步达成驴皮包销协议。经过和广大村民深入座谈,动员留守老人、妇女在家利用闲置的旧宅舍分散养殖黑驴。经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会研究讨论,从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中给每个养殖户列支一定的经济补贴,调动村民养驴的积极性。目前村里正在分批购置驴苗。

张美生带领村两委班子围绕“产业造血式扶贫”反复推敲论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在金谷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了小米加工销售和黑驴养殖,形成了生态循环的农业产业链。三块产业相互支撑形成良性互动。

张美生介绍说,通过产业扶贫,实现真正的“造血”,力争3-5年内形成养殖种植生态循环的规模化产业集群。

做为一个从沂蒙山区偏僻山村走出来的“农村娃”、做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大半年的时间经历了从“书生”到“庄稼汉”的身心转变……转变的不仅仅是他,还有小王堂村。争取100多万道路建设资金,村内3.2公里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实现了村内主干道硬化贯通;积极联系电业部门先后共累计投入140多万元,把变压器、所有电线、电线杆等设施进行了全部更新,新增200千伏安变压器4台(原只有1台160千伏安的变压器)、JP综合配电柜4个……正如他所说,希望让村民们感受到村内公益事业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让全村脱贫致富的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