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被猪肉价格拱了一把

10.08.2015  10:53

      受国内“猪周期”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势进一步分化。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CPI同比上涨1.6%,涨幅连续第二个月扩大,较6月增加0.2个百分点,创下9个月来新高;PPI同比下降5.4%,跌幅连续第二个月扩大,较6月降低0.6个百分点,连续第41个月负增长。

  业内分析认为,7月CPI涨势符合预期,预计下半年CPI涨幅将有所扩大,进而制约三季度的货币政策宽松力度;但是,考虑到PPI降幅超预期,且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综合来看,低通胀压力仍将是年内我国经济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回升 肉价上涨拉高CPI

  从环比看,7月CPI环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0.1%。各方普遍认同,猪肉价格上涨是带动CPI持续回升至年内高点的主要原因。

  “分项来看,7月食品价格中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是影响CPI环比增速升高的首要因素,7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9.9%,影响CPI环比上涨0.3个百分点左右;另外,非食品中的旅游价格、机票价格受季节因素影响环比涨幅较大,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也认为,猪肉和旅游价格上涨是推动CPI回升的主要原因。这一结论也可以从同比数据中获得印证。7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对CPI总指数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0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此外,挂号诊疗费、鲜果、家庭服务、烟草和学前教育等价格同比涨幅较高,涨幅分别为12.2%、10.5%、7.7%、6.8%和5.6%。

  展望下半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CPI有望小幅回升。他表示,猪肉价格处于上升周期,预计此轮猪肉价格上涨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天气变化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蔬菜、鲜果等随季节性波动较大的食品价格上涨概率较大;房地产市场回暖,二季度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提升,将带动下半年相关行业消费价格上涨;经济增长动能转变,家政服务价格、文体用品及服务价格保持稳定上涨。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CPI缓慢上行,但全年CPI平均涨幅将低于去年,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