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观察:得了大病 有报销也难免返贫(图)

16.12.2015  22:23
  



  王秀花说,儿子生病后,家里的生活一下陷入困顿。看病虽然报销了不少,但儿子需要终生服药,且很多昂贵药物无法报销,巨大的经济压力已经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了,她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

  一旦患上肾衰竭或尿毒症等“大病”,等待患者及其家庭的,将是巨大的经济和生活压力。近年来,尽管省内不断出台有关大病医保政策,但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患者受到的救助依然有限。对此专家呼吁,在医保允许范围内,适当提高大病的报销额度和范围。据了解,明年我省居民医保个人最低筹资和政府补助将双双提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前景值得期待。

  文/片 齐鲁晚报记者 刘志浩

  等肾女孩:

  即便报销,两年多也花了十几万

  “还没做器官移植,尽管有医保,自己也已交了十几万。”12日上午,在齐鲁医院移植科住院的18岁临沂女孩李丽表示,两年多前,刚上高一的李丽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随后,她不得不中断学业,开始了漫长的血液透析之路。

  李丽说,当时在老家透析一次花费约600元,一周需要3次,仅此一项,一个月就需要大约8000元,加上一些降压药等,合计每月花费将近9000元。

  好在李丽参加了新农合医疗保险,透析费用可以报销70%左右。即便如此,每个月的花销仍在3000元以上。

  “如果能早点换肾,就花不了这么多钱了。”李丽说,由于家里没有一个人的肾能跟自己的肾配型成功,现在她不得不等待肾源。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由于老家的医疗透析水平有限,自己的身体条件每况愈下。为此她不得不长期住在医院,仅去年一年她就在医院住了8个月。“以前,在老家4个小时透析下来,没多少感觉。但现在超过3个小时就会头晕得厉害。”李丽说。

  “病人在医院及时得到针对性治疗,有利于把身体调理到适合移植的最佳状态。”齐鲁医院肾移植科主治医师彭治国介绍,李丽老家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条件有限。如果她一直在家,很可能出现“有了合适肾源,却无法及时移植”的情况。

  但在济南住院的李丽不得不面临异地医保报销的难题。她回忆,由于使用的药物并非全在医保范围内,所以整体算下来,“回老家报销的比例最多不超过一半。

  由于父亲年龄比较大,家里收入已经很难支撑起李丽的医疗费。为了省钱,现在每次她不得不一个人在济南住院,每月生活费也压缩在三四百元。

  不过最让李丽期盼的还是肾源,现在又已住院3个多月,她却依然没有听到合适的肾源的消息,“不知道还要等多久,还要花多少钱。

  换肾后:

  每月光吃药就得四五千

  即便换了肾,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术后高昂的护理费用,也成了难以承受之重。“我的肾跟儿子的配型成功,就给了他一个。”12日上午,来自枣庄的52岁农民王秀花介绍,几年前,她25岁的儿子刘成龙被诊断出尿毒症。随后她与儿子的肾配型成功,便做了亲属肾移植手术,并通过大病保险报销了不少开支。原本以为峰回路转,孰料噩梦远未结束。

  据了解,为了防止免疫排斥情况,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刘成龙现在服用的这类药中,有一种叫做他克莫司的进口药。彭治国解释,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及病情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对症下药:“有的肾移植患者可能吃一种药就行,但有的人吃四五种也不一定有效。”他说,大夫知道患者家庭困难,因此平时开药也都是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能省则省,但很多情况下他们也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