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次创意修改终成视觉盛宴 山东学子助力"北京八分钟"

28.02.2018  11:13
  



  日前,平昌冬奥会落幕,闭幕式上中国范儿的“北京八分钟”为世人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震撼、骄傲”,这是国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在短短八分钟闪耀的背后是众多工作人员的长期努力工作,让人惊喜的是,有三位刚刚毕业的山东学子也参与了此次表演的幕后工作。

  实习生 许倩

  刚毕业就被选中参与幕后工作

  “北京八分钟”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科技范儿让世人瞩目,表演的精彩呈现离不开各个团队众多工作人员的配合。

  记者了解到,参与此次“北京八分钟”表演的整个创意、影视模型、动画制作工作的是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公司此前也做过国家大剧院和威尼斯双年展的活动,这次该公司有3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了“北京八分钟”的幕后工作。让人惊喜的是,负责节目幕后制作的团队中有三位刚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毕业生:闫建云、柏梦文和李盼,其中,闫建云和柏梦文参与了最后的实施工作,李盼参与了前期的项目讨论。

  闫建云目前是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一名模型师。此次他负责的是前期预演中运动员、熊猫的模型制作、冰屏的排列分布及信封的模型与动画制作。对于此次能够参与到“北京八分钟”表演的工作中来,他感到骄傲和兴奋。“直播的时候看到自己的成果能够展现出来,十分激动。

  尽管节目表演时长只有八分钟,但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整个工作从2017年的2月份就开始了,然后就是陆陆续续的推翻、重造,持续了11个月左右。”闫建云告诉记者,“整个八分钟都是在主场馆表演,要提前知道场馆的构造,但是我们不能提前去韩国,我们是在韩国把场馆做好以后用电脑三维模拟出来,然后才进行的创意制作。

  在闫建云的模型工作完成后紧接着要做的是柏梦文的动画预演工作。在他看来,这是一项十分繁琐和细致的工作。“我做的主要是人的动画、中国结以及地面上出现的特效。比较麻烦的是做中国结,把每一根线条的走向、时间与运动员滑行的前后速度测算精准,一旦出错的话,中国结就没法出现了。

  更繁琐的地方在于修改。“一旦返回修改就需要六七个小时,要重新计算怎样动,然后做动画。”尽管过程很艰难,但看到节目最终的呈现效果还是让柏梦文感到欣慰满意。

  百余次创意修改终成科技盛宴

  作为下一届冬奥会的东道主,北京送上的八分钟表演是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重头戏。其实,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中国风表演,都曾让世人瞩目。无一例外,这些都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时隔十年,再次受命出任总导演,张艺谋依旧认真。这次的表演通过高科技方式展现,包括人工智能与演员同台,互联网与观众互动等,以区别于此前用传统元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来体现现代特色。

  据柏梦文介绍,整个节目的创意由公司提出。“前期我们负责搜集素材,要体现中国特色,主题风格也会围绕这个方面,经过一系列的头脑风暴,将最终的方案提交给张艺谋导演修改。因为每个镜头都要确认,所以前后进行了很多次的修改。

  虽然在工作中只见过张艺谋导演一次,但他的严谨与认真却让闫建云印象深刻。“虽然节目整体时长只有八分钟,但却是通过很多个场次和镜头拼接出来的。张艺谋导演会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提出不同的建议,下一次又会有新的想法、新的灵感,我们要根据这些想法灵感不断地进行修改。

  在闫建云看来,张艺谋导演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难接触,人还是比较平和的,但是工作的时候就会比较苛刻。“整个过程都是在张艺谋导演的指导下不断地推翻去完成的,这个推翻重造的过程不下一百次,中间一度曾想过放弃,还好一直坚持了下来。

  而此刻,大家对于表演的好评也足以证明团队11个月以来的付出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