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老照片讲述歌剧《伤逝》二代是怎样炼成的

02.12.2014  03:01

  随着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完整版歌剧《伤逝》的演出临近,二代涓生和子君的扮演者莫华伦和王莹日渐深入观众的视线。近日,一组他们童年和成长的老照片首次曝光,为你讲述二代子君和涓生的成长历程。
  上世纪50年代末,一位后来举世瞩目的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在北京出生。
三岁的莫华伦(右)和哥哥(左) 摄于北京  小小的莫华伦虽然低头沉思状,却掩不住那双动人的大眼睛闪烁出迷人的艺术气质。略大的连帽格子棉衣虽然极可能是哥哥的旧衣,样式在今天看来依旧时髦。修剪得整齐帅气的小分头,足见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和照顾。2
三岁的莫华伦(右)和哥哥(左) 摄于北京 小小的莫华伦虽然低头沉思状,却掩不住那双动人的大眼睛闪烁出迷人的艺术气质。略大的连帽格子棉衣虽然极可能是哥哥的旧衣,样式在今天看来依旧时髦。修剪得整齐帅气的小分头,足见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和照顾。 [保存到相册]
莫华伦三岁时的全家福。拍摄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宿舍前。(恭喜最小年龄的莫华伦勇夺全家最大眼睛奖)前排莫华伦哥哥 后排左起:莫华伦、莫华伦母亲、莫华伦父亲。2
莫华伦三岁时的全家福。拍摄于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宿舍前。(恭喜最小年龄的莫华伦勇夺全家最大眼睛奖)前排莫华伦哥哥,后排左起:莫华伦、莫华伦母亲、莫华伦父亲。

  莫华伦的父母本是香港人,建国初期从香港到北京支援国内的医疗事业。均是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的第一批医生。据莫华伦讲述,父亲曾医治了建院后第一位患者。从照片上不难看出莫华伦的父母虽不从事艺术事业,却极有艺术气质,会拉小提琴的父亲,给了莫华伦童年诸多的音乐启蒙。
  童年时的北京依然深刻存贮在莫华伦的记忆中。他说他最爱吃老北京的窝窝头和烙饼,最爱看天安门和动物园及香山。90年代回北京时,他第一件事就是再去看看北京动物园和香山上的哼哈二将。
  后来,七岁的莫华伦随父母回到香港又在十几岁时移居美国。
莫华伦及家人在夏威夷合影 (左起 哥哥 父亲 母亲 莫华伦)长头发、瘦T恤、喇叭裤,绝对引领当时的新潮。1
莫华伦及家人在夏威夷合影 (左起哥哥、父亲、母亲、莫华伦)长头发、瘦T恤、喇叭裤,绝对引领当时的新潮。 [保存到相册]
莫华伦及家人在夏威夷合影(左起父亲、母亲、莫华伦、哥哥)家人都换了行头,他还在穿同一身。1
莫华伦及家人在夏威夷合影(左起父亲、母亲、莫华伦、哥哥)家人都换了行头,他还在穿同一身。 [保存到相册]

  从美国教堂唱诗班起,少年莫华伦就显出非凡的歌唱天赋。先后就读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曼哈顿音乐学院开始了其专业的歌唱道路。1987年起签约德国柏林歌剧院,任首席男高音,从此开启他在欧美歌剧舞台上长达10余年灿烂星途,先后在数十部大型西洋歌剧中饰演主角。

  莫华伦独有的儒雅气质,在当今大胡子、大块头横流的歌剧舞台上,独树一帜。歌剧《伤逝》导演陈蔚第一眼看到莫华伦后,就脱口而出:“这不就是一位活脱脱的涓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