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展生态农业的几个关系

10.12.2014  16:27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产优质安全绿色食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要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还需要做许多工作,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  

            

  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任何物质生产活动中,都存在着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作用,其中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虽然我们正在极力追求经济再生产,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追求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必须要清楚地看到经济再生产能够持续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不能超过自然再生产的负荷能力,并要注意对自然再生产的保护。凡是超过了自然再生产的负荷能力,都无法保证经济再生产稳定持续地运行下去。  

  

  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如何遵循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既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致的,大量事实证明,青山绿水之处,定为鱼米富庶之邦,荒山秃岭之地,必是贫穷困苦之乡。有些地方由于长期过度砍伐森林,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农作物产量的急剧下降,甚至带来气候异常,使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至今没有摆脱贫困。这就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遵循生态经济规律,使生物群体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生态效益,进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此,在处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时,一要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前提条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用养并重,保持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不要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做到对局部有利,对全局也有利,对当前有利,对未来也有利。二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立体种植、种养结合,逐步实现生态农业“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想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增加农业经济收入。严加制止那些具有破坏性掠夺式开发自然资源的不良行为,坚决反对那种唯利是图,不顾生态后果的生产方式。三要实行集约经营。传统的广种薄收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因此要在大力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积极推行集约经营,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和节水灌溉技术,保证基本农田的稳产高产。四要处理好农、林、牧业之间的关系,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工作。农、林、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农业可以为畜牧业提供饲料;而森林覆盖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为农业、牧业高产稳产提供保障;发展畜牧业则为农业提供肥料,肥多粮多,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为此,要大力发展林果业,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绿地覆盖率,治水之本在治山,治山之道在兴林,山青才能水秀,林茂才能粮丰,粮丰才能致富,地处沂蒙山区的枣庄市山亭区通过合理规划,在营造生态林、农田防护林的同时,积极组织引导农民利用山岭薄地,大力发展花椒、干鲜果品等经济林,把当地资源优势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使植树造林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同时要种草兴牧,今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将是逐步由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经济、饲草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转变,要把建设三元种植结构列入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规划中,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牧草和退耕还牧,以适应当前和今后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总之,要把造林种草、绿化大地等调整生态结构的事业放在重要位置上,要使全部国土布满绿色植物,任何荒山秃岭和裸露的土地都是对太阳能的浪费。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只有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才能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当前,要跳出区域农业发展中自求平衡的圈子,对于某些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山地丘陵地区,不要过分强调粮食自给,应抓住目前我国粮食总供给充足的有利时机,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进程;要在有关管理部门指导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杜绝乱砍、乱采、乱挖现象;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发展园艺农业、花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只有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当地农民长期受益,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目前关于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讨论主要有三种观点:  经济乐观论、  环境悲观论和生态经济论。生态经济论认为社会经济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生态系统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最大限度。这种观点主张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框架,社会应该在这个框架中采用最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资源,使所有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内在地统一起来。过去我们只强调迅速发展农村经济,而很少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把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例如,种植业上的用地不养地,林业上的滥砍乱伐,畜牧业上的毁草开荒和超载放牧等等,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旱涝灾害频繁,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使农村经济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后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同时重视经济规律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两种客观规律的作用。在处理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上,要反对“只利用不保护”和“先破坏,后整治”等错误认识和做法,采取“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的资源利用新方针。要把农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放在人与自然和谐,进而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稳固基础上。小康社会不但要有生产的发展、生活的富裕,同时还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稳固的基础。为此,一要注意在改造自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枣庄市山亭区,近几年把山区小流域治理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营造生态公益林34万亩,经济林32万亩,农田林网4万亩,全区林地面积已达70万亩,使山区生态环境初步改善,生态农业取得明显成效。二要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多序加工利用,减少废弃物,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大自然靠循环来维系生命。在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废弃物是另一种生物的养料,而且营养在不断地循环。如畜禽的粪便是农作物的肥料。因此,应该按照循环经济原理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山亭区店子镇利用当地盛产花生的优势,加工生产的莺歌牌花生酱畅销国内外,剩余的废渣和花生秸杆喂养奶牛、奶山羊,再将鲜奶加工制成奶粉等乳制品到市场上销售,畜禽的粪便入沼气池,沼渣作为花生等农作物的肥料,从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宜当地的种养业。根据生物生长发育的耐性定律,要确定某地适种何种作物或适养何种畜禽,必须先了解这个地区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环境条件中的最小因子和动植物对环境因子的耐性范围来确定该发展哪些生物种类或农作物品种。这样才能把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和该地资源的有限性结合起来,做到适地适种,适地适养。近几年,有些地方盲目从外地引进但不一定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而忽略利用适宜当地自然条件的土生土长的好品种。在自然界中各种动植物,对于气候、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适地种养才能得优质高效。在山区,有些小杂粮,特别是某些耐干旱、耐瘠薄的传统品种,适应当地的环境,尽管产量较低,但比较稳定,且品质优良,市场销路好;而某些新引进的优良品种产量虽高,但不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产量不稳,甚至有绝产的风险,特别是在干旱的年份,更是如此。而发展适宜当地条件的农作物品种则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枣庄市徐庄镇利用山地丘陵薄地种植的1100亩谷子、绿豆、红小豆等小杂粮,被当地农副产品公司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提前预购,效益可观。  

      

  三、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关系  

      

  人类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理。美国和日本等世界上发达国家在出现一系列生态灾害和环境公害之后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通过研究一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桑基鱼塘”  农业模式起源于中国太湖地区。中国太湖地区在生态没有受到破坏,环境没有受到严重污染,并长期保持地力肥沃的情况下,维持粮食高产数百年。这种传统的农业模式为人类提供粮食和畜禽的饲料,人畜排泄的粪尿作为肥料重新施入农田,雨水冲入河塘的淤泥被挖出来重新回归农田,剩饭剩菜不是作为垃圾而是作为牲畜的饲料,这些在中国曾经极为寻常的农家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有机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是以有机能投入为主体的闭合循环式农业,是传统农业的标志之一,它有利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但生产力较低,不能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消费。无机农业是以投入化肥、农药等无机能为主的开放式农业,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物质生产力,但带来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生态失调等问题。我国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是将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扬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优秀成果,又吸收了现代农业的先进技术,是一种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其发展目标是促使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两个良性循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效益的统一。要实现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结合,大力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有人提出,在推进现代化农业的今天,发展生态农业是不是走了一个圈,又回到了传统的粗放农业?不是。这是一个螺旋形的回归,经过否定之否定,进入了更高级的,具有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业,是伴随着整个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全新农业,是更注重环保的“集约”和“粗放”有效结合的新型农业。其次,为了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一方面要注重总结与推广我国传统农业中,适宜于生态农业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合理轮作、种植绿肥、施用有机肥、横坡打垅、修建水平梯田等等。这些都是广大农民十分熟悉并且愿意接受的措施;另一方面,要加紧研究与大力推广先进的生态农业新技术,如:为了减少白色污染而研制的光解膜、生物农药、生物化肥、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实践表明: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只有两个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了,效果才能更好。第三,要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不同要素的时空优化组合技术、适宜物种的挑选与改良技术等,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最后,要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即通过合理布局和配置农作物,应用现代农业新技术,如选育良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轮作换茬、保护地栽培、提高复种指数、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转化率,获得更高的农业产量。  

      

  四、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关系  

      

  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农业建设为无公害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目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的优质廉价农产品将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国外还将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设立控制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绿色贸易壁垒,即卫生安全标准,成了入世后我国食用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制约因素。再从国内需求来看,能否拥有更多的安全优质食品,也是我国小康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必须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开发绿色安全食品,按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把解决农产品安全性问题落到实处。一要施用有机肥。我国传统农业的特色之一,就是充分施用有机肥料,正因为如此,耕种了上千年的土壤,地力长久不衰。城乡可以回田的人畜粪便、垃圾废物经过处理,都是优质农用肥料。“庄稼一枝花,全凭粪当家”,“苗靠粪长,地靠粪养”,  施用农家肥是培肥地力,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最重要一环。但有些地方却出现了“种地不上粪,全靠化肥混”的现象,进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肥力下降,农产品质量不高。当然,大多数农户仍然在坚持施用农家肥,特别是一些种植业大户除了施用自家的农家肥以外,还到养牛场、养猪场、养鸡场去购买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肥料,还有的利用附近城镇的人粪尿或有机垃圾作肥料,在枣庄市山亭区则出现了畜禽粪便运销专业队。发展生态农业,就要积极引导农民,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能源和资源,尽量减少对外来资源投入的依赖,以减轻农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等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二要发展植物农药。植物农药治标又治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理想的消杀剂来自药性温和的中草药。药性温和的中草药无毒无副作用,因此迫切希望科研生产部门研制生产出对蔬菜害虫药效大、对人畜毒害小,且残毒期短、无剧烈气味的蔬菜专用农药,确保人们身心健康。三要大力开发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无污染、优质、安全、营养类食品,其生产基地必须是清洁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其生产过程中必须维持水、土、气候资源的持续生产力,截断外来污染源和自身对环境的污染。要结合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抗病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坚持无毒、无残毒、无公害的“三无”标准,努力扩大绿色、安全、优质、名牌食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份额,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四要更新观念。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应树立生态是资源的观念,生态是品牌的观念。当今社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与质量,“绿色需求”日益迫切,“绿色消费”日益兴盛,“绿色食品”应运而生,而这一切都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五要多方支持。生态农业建设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部门对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投资和强有力的支持。  

      

  五、合理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  

      

  规划为实现一定时期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确定规模和方向,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先导和依据。规划方案的实施是实现生态农业规划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两者是一种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关系。在处理这一关系时,一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规划可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客观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强求“一步到位”,搞“一刀切”;不能不顾条件和可能,超越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经济承受力盲目地进行,更不能为创“政绩”搞大轰大嗡式的形式主义。发展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当地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衡量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治理了多少条山沟、修了几座水库等硬件建设,还要看由于发展生态农业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状况。因此,一定要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脚踏实地,把建设重点放在提高生态农业的整体质量上,确保生态农业健康有序地持续发展。二要克服坐而论道,好大喜功现象。有的地方领导早已将蓝图绘好,宣传的很多,但具体实施的很少;有的还欺上瞒下,说什么经过几年的治理,本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而实际上山河依旧人依穷。因此,发展生态农业不但要有规划,也要有具体的分步实施方案,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扎扎实实地把荒山秃岭治理好,逐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要保持规划的连续性。生态农业规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论证的基础上。经过人大或有关部门审批通过后的规划具有法律的约束性,不能随意更改,不能换一届领导换一套令。各届领导应按照规划目标有计划地分步实施,要念“一本经”,演“连续剧”。近十几年来,枣庄市山亭区虽然换了五六任书记、区长,但在抓山区水土保持、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上一直是按照规划要求一步一步的具体实施,形成了“几任书记一本经,几任区长一道令,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几套班子大合唱,全区上下齐心干”的好传统。通过大规模治理,该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大为改观,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生态农业发展良好,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